扎实宣传筑牢品牌  助力三峡集团迈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三峡集团品牌建设成就综述

作者:李雷

 

2016年5月30日开始,"国资小新"等媒体平台发起了一场"第三张国家名片"的网络推介活动,邀请全球网友推荐自己心中的"国家名片",经过近半年的评选,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中国水电"最终因极高的社会共识高票当选,"中国水电、三峡品牌"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

同年10月27日,中国三峡集团荣获国家工商总局中华商标协会颁发的"品牌建设卓越奖"。这不仅是三峡集团品牌建设的成果,也是国有企业打造品牌、推介形象的一大亮点,对央企商标品牌建设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

新闻宣传实现社会认知,品牌建设推动社会认同。用良好的新闻宣传促进企业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的成果增强企业宣传效果,是中央企业全面提升新闻宣传工作的有效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峡集团宣传与品牌工作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工作提出的48字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心怀敬畏、胸有激情,守土有责、守正出新,紧紧围绕改革发展中心工作,大力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深化品牌建设,为做强做优做大三峡集团提供有力的思想舆论保证。

 

大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有效促进三峡品牌建设

 

做好发展成就宣传,塑造三峡品牌公信力

三峡集团新闻宣传与品牌建设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方位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三峡集团贯彻落实。三峡集团党组制订了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办法,将党管意识形态的责任层层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始终将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利用自办媒体,及时、准确、全面宣传党中央和三峡集团关于党的建设系列会议精神。2016年4月,三峡集团改革发展成果和经验被中宣部列入2016年度"马工程"重大项目,是唯一一项由中央企业承担的"马工程"重大理论课题研究。2017年10月13日,《经济日报》以《实现"跟跑者"到"引领者"的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峡集团改革发展纪实》为题,对三峡集团承担中宣部"马工程"重大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宣传。2017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以"服务国家战略,体现央企担当,三峡集团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为题,再次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重点报道,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峡集团改革发展成就,展示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生动实践和重大成效。2017年,组织参加"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及央企创新成就展,并组织设计制作三峡升船机模型参展,积极讲述三峡故事。围绕三峡大坝整体竣工验收,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全面开工建设,三峡升船机试通航等工作,组织协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刊发一系列深度报道,增进社会公众认知。

坚持加强主题策划引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三峡品牌"诠释共赢》,深度解读三峡集团在世界水电行业从"跟跑者"到"引领者"的巨大飞跃。围绕"国企改革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等主题,协调主流媒体深入解读、重点报道三峡工程建设成就、三峡集团改革发展成果。在中央电视台《一带一路》大型纪录片中,集中展示三峡集团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在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记录中国》等栏目以及《大道共赢》《我和我的中国老板》等节目传播巴基斯坦卡洛特项目和马来西亚沐若项目正能量,立体展现三峡集团海外业务发展成就。特别是,在各国领导人和全体嘉宾共同见证下,集团精心策划的三峡海外项目所在国儿童画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视频《共同命运》荣誉展播,充分彰显企业实力、提升三峡集团境内外公信力。

 

做好核心能力宣传,提升三峡品牌影响力

三峡集团宣传与品牌工作紧紧围绕服从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能源结构调整、"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大力策划三峡电站累计清洁电能1万亿度、三峡船闸累计货运量突破10亿吨等系列专题,及时宣传溪洛渡、向家坝、葛洲坝、水布垭、隔河岩等大型水电工程取得的丰硕成果,讲好三峡故事,提升中央企业社会形象。

 "大国重器"三峡升船机创多项世界之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元旦特别节目《苟日新、日日新》等节目进行了系列报道;新华社委派9人报道组,进行内容独家、时效领先、传播广泛、影响较大的新闻生产。同时,三峡升船机被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投资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超级装备》列入拍摄,通过聚焦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最先进水平的装备项目,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创新、创造能力。与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纪录片频道《超级工程Ⅲ》团队于今年8月赴乌东德水电站(我国在建的第三大水电站,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级拱坝)、江苏响水海上风电场(国内一次性建成单体最大海上风电场)进行实地拍摄。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当天,即10月18日在第二集"能源"中播出了三峡集团乌东德水电站和江苏响水海上风电项目,生动阐释了国家清洁能源战略的作用与作为;在10月19日播出的第三集《交通网络》中讲述了三峡工程对中国航运的巨大支撑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策划"网络名人凝心聚力十三五走近风电"主题活动,10位网络名人走进江苏响水海上风电场、内蒙古四子王旗风电项目,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向广大受众展现了三峡集团在风电领域的核心优势。以2017金砖国家峰会为契机,积极向外界展现三峡集团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的举措。

通过策划三峡发债20年专题宣传,深入解读了三峡集团在资本市场的强大作用与影响力2016年,以荣获国际工程咨询领域"诺贝尔奖"菲迪克工程项目杰出奖为契机,再推溪洛渡大坝走上智能大坝舆论巅峰,彰显了三峡集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能力与作为

 

做好社会责任宣传,增强三峡品牌亲和力

每年4月中旬前后,三峡集团积极策划中华鲟放流活动与专题宣传2016三峡集团积极协调9个沿江城市的主流媒体、环保组织、大中小学生,开展沿江追鲟、画鲟比赛、科普讲座等活动,出版《护鲟记》、《追鲟记》和《中华鲟儿童画集》等书籍,以生动的宣传形式,厚植公众对三峡集团致力长江生态保护的认知与认同

2016—2019年,三峡集团出资36亿元,帮扶云南、四川四个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精心制作的专题微电影《阿桑的夏天》等,生动刻画了三峡集团真心帮扶少数民族的实际行动,与扶贫扶志的理念,当地和网络社区产生深入人心的影响"全国扶贫日"当天,《人民日报》用半个版面进行公益宣传,并以《当好精准扶贫的"国家队"—记三峡集团支持云南脱贫攻坚》等为题进行系列报道,塑造了"中央企业、中国三峡"的公益品牌形象。

 

大力开展三峡品牌建设,有效提升新闻宣传效果

  

以提升品牌价值为引领,进一步夯实宣传基础

宣传、品牌互为助翼,坚持宣传和品牌工作统筹推动、互相促进,以品牌推介、品牌展示、品牌传播活动有效开展推进宣传工作扎实进行。同时,注重品牌保护,开展"CTG""中国三峡"商标注册和使用情况调研,启动集团公司商标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注册保护工作。

201612月12日,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经济日报社、中国国际贸促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联合举办的2016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三峡集团精心准备与深入沟通最终2040.6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中央企业和能源行业第一位。

这是我国连续第四年举办品牌价值发布活动,本次品牌评价的方式方法依国际惯例而行,以国际标准为依据,评价结果得到国际广泛认可。该活动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价机制、打造中国品牌正能量、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

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沙先华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水电"走出去"的进程中,三峡集团以"中国水电,三峡品牌"为号召,整合国内设计、制造、建设、银行等全产业链组成"中方联合体",形成了代表中国的水电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中资企业的互利共赢,发挥了很强的行业引领作用。

 

以开展品牌推介为抓手,进一步巩固宣传成果

三峡集团高度重视品牌工作,卢纯董事长多次指出要重视品牌和文化的作用,全面提升集团公司软实力。王琳总经理要求,要维护好三峡工程和三峡集团的品牌,提升三峡品牌形象的价值。

2017年10月,通过对白鹤滩电站全面开工建设的微博直播报道、"院士专家寄语白鹤滩""全球三峡人点赞白鹤滩"视频宣传及三峡小微"朗读者"等系列互动活动赢得1.5亿人次的广泛关注。

十九大召开之际开展"六个一"全媒体系列报道,做好"砥砺奋进,喜迎十九大"专题宣传,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同年3月组织缅甸主流媒体记者团参访三峡集团并实地参观三峡工程,双方建立了联络关系。通过全球华文媒体负责人对三峡工程的采访,及时向全球华人介绍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来自英国、德国的制片公司也对三峡工程作了详细报道。

2016年在中国大坝协会年会开设"大坝的公众认识"分论坛,邀请国内知名水电专家、主流媒体记者多角度解读水库大坝综合效益。与中巴友好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中巴经济走廊媒体论坛",邀请三十多位巴基斯坦媒体代表到三峡大坝参观考察。邀请周边国家媒体代表团到三峡集团座谈,介绍集团业务国际化情况。借助中电联主办的清洁能源论坛作主旨演讲,彰显行业地位。依托中水协举办的西安年展,传播生态保护理念。发挥国际大坝委员会南非年会效应,壮大三峡全球舆论。蓄势出版书籍《看三峡》、《向世界分享三峡经验》、《海外三峡人》,把三峡全产业链条展现给行业内外,让三峡经验"走出去",将三峡精神洒遍全世界。

 

以实现品牌保护为重点,进一步化解舆情风险

 "澄清谬误",是新闻宣传工作48字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三峡集团存在外界舆论环境复杂等问题。为此三峡集团积极协调中央媒体和第三方专家,解疑释惑、有效发声,及时扭转舆论被动,赢得社会认同。同时实时、广泛开展舆情监测,及时有效维护三峡形象。

外媒关心的一系列疑问被多年反复提及、炒作,功能被忽视、弊端被放大,令三峡工程的国际形象增加了不确定性。为此,三峡集团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精心编撰《THREE GORGES PROJECT Q&A》等一批外文书籍,对外界质疑较多的问题作出一一回应。同时面向全球以中英双语形式发布了两项承诺,宣布遵守并应用《道德与合规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政策》,保证了集团公司在国内外舆论场的有利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