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三峡集团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根本举措

本网讯(王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

作为具有红色基因的中央企业,三峡集团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具体做了哪些事? 

今天,从教育扶贫说起。

先来看看习近平总书记是怎么说的:

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起码学会一项有用的技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2月9日)

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下一代要过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这样将来他们的发展就完全不同。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29日、30日),《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24页

知识改变命运,贫困的人生需要教育的介入。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扶贫观”向我们做了深刻诠释。愚昧是贫穷的根,如何铲除此根?就要靠教育。

三峡集团深刻认识到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保障性作用,因此——

✓ 始终把教育扶贫摆在优先位置

✓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根本举措

✓ 累计投入资金超过4.7亿元,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增强了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具体来说,三峡集团助力教育扶贫有五大举措:

★举措一 ★

援建教育基础设施

改善办学条件

【数说】

★ 2.7亿元:累计出资2.7亿元,新建扩建幼儿园21所、小学81所、中学37所、职教学校6所。

★ 20余年:所属长江电力连续20余年援建葛洲坝电厂希望小学。

★ 10余年:所属中水电公司持续10余年援建内蒙古巴林左旗中水电小学。

【亮点】

★ 1 .援建的奉节县职业教育中心,享有三峡库区“职教航母”的美誉,影响辐射渝东、鄂西、陕南等周边县市,为重庆奉节和周边县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

★ 2 .在四川省凉山州等金沙江库区实施“三峡班班通”,累计投入647万元建设“数字校园”,实现多媒体远程互动教学,让库区孩子足不出户分享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

★举措二★

开展励志教育活动

增添成才动力

【数说】

★ 10年:连续十年开展各类“娃娃行”活动,邀请贫困地区青少年走出大山,走进城市,参观世界级巨型水电工程。

★ 2年:连续两年举办以“相聚三峡、放飞梦想”为主题的“三峡娃娃行——宜昌水电夏令营活动”,邀请帮扶的全国9个区域品学兼优的在校中小学生(315名/年)齐聚三峡,参观三峡工程,体验大国重器。

【亮点】

★ 1 .“娃娃行”——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增长孩子们的见识,激发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种下努力奋斗的青春梦想。

★ 2 .“三峡励志班”——在金沙江库区移民聚集州市、县区优质中学设立“三峡励志班”,选拔品学兼优的贫困移民学生就读,初中、高中每班每年分别资助15万元、20万元,进一步激励贫困学生好好学习。

★举措三★

实施三峡奖学助学活动

促进教育公平

【数说】

★ 1200多人:自2005年起,先后在重庆大学、三峡大学设立专项奖学金,已经帮助1200多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实现求学梦想。

★ 4000多人:在新疆皮山县,“三峡助学”项目已持续12年,从2018年起,连续3年每年捐赠1000万元资助皮山县农牧民家庭大中专学生接受教育,目前已有4000多名农牧民子女受益。

★ 8298人次:在金沙江库区,投入1457万元,实施“三峡奖学计划”,已得到资助的移民大学生达到8298人次。

★举措四★

创新支教活动方式

增强贫困地区师资力量

【亮点】

★ 1 .“三峡烛光行动”——在四川省凉山州、攀枝花市等地,按每位教师每年3.5万元的标准(继续留任的每人每年4.5万元),资助一批支教老师(目前已资助196人次,其中30人选择继续留任),弥补贫困地区优质师资力量不足的短板,提高帮扶地区教学质量。

★ 2 .创新“志智双扶”载体——在内蒙古巴林左旗,先后实施“三峡助学再行动”和“我是世界小公民,遨游世界之旅”两届国际周主题活动,安排单位内外籍专家到乡村学校开展义务支教。

★举措五★

探索联合培养模式

解决就业问题

【数说】

★ 108人:连续4年招收108名西藏籍学生,委托三峡大学培养,毕业后优先安排于三峡集团在藏企业就业,探索央企援藏新模式。

★ 20000人次:在三峡库区巫山县、奉节县,组织开展畜牧、中药材、蚕桑、蔬菜和乡村旅游等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培训贫困群众20000人次。

★ 20000多人:在金沙江库区的9个市(州)35个县(区),组织开展立足田间地头、以“提升能力”为主题的农业技能培训项目,帮助20000余名移民掌握种植、养殖、电商等实用技术,实现一人参训就业全家脱贫,最终实现传帮带的良性循环和脱贫致富的终极目标。

本文图片均由三峡集团公益基金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