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城市治水呼唤“水管家”

  三峡热评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其市场化配置资源、大型环保企业参与、系统性规划建设、多领域专业化治理的系统框架,为构建新时代城市环境治理新模式提供了科学指南。

  9月22日,三峡集团等中央企业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现场会在安徽省六安市召开,共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环境治理新模式,以“城市智慧水管家”为特点的城市治水样板脱颖而出,成为共抓长江大保护与城市治理紧密融合的生动实践。

  “智慧水管家”是对城市水环境治理模式的全新探索。2021年以来,三峡集团在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中,聚焦以管网为重点的城市治水,积极打造“城市智慧水管家”。通俗地讲,“城市智慧水管家”就是用科学智慧的方式管好一本城市“水账”。以六安为例,城市“水账”包括供水、排水、管网、防洪排涝、自然河湖等涉水业务,管理的关键在于抓好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在这一思路统领下,政府和水管家签订托管协议,形成权责明确、制约有效、管理专业的运行机制。“城市智慧水管家”立足“第三方治理”开展“综合治理托管服务”,体现了系统观念和市场导向,是对城市水环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实践证明“智慧水管家”具备推广应用的示范价值。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城市治理的价值所在。在六安,自从来了三峡“智慧水管家”,城区100%排水、污泥、内河、中水资产,80%供水资产都得以统筹规划,实现了“一个城市、一张蓝图、一个机制、一个管家”的“一站式”管家服务。自主研发的水管家智慧调控系统,实现国内首次“厂网河、供排涝”全业态智慧调控。通过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高效率管理,六安供排水提质增效明显,污水处理、收集能力大幅提升,城区14条黑臭水体治理全部通过住建部复核销号,淠河新安渡口国控断面水质目前稳定在Ⅱ类-I类。“水管家”治水的显著成效彰显了这一新模式在城市治理创新中的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当好“智慧水管家”需遵循新时代治水思路、把握治水要点。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治水,事关城市长治久安,事关百姓民生福祉。作为新时代治水人,当好“水管家”要真正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深刻内涵,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久久为功。

  要坚持“系统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这就需要“水管家”讲求中医系统观。城镇污水治理要整体推进,不仅要关注污水处理厂,更要关注污水管网,增强各环节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重厂轻网现象;“水管家”不仅治污水,更要注重分析上下游、全流域、大水系之间的相互关系,要从污水治理向“厂网河湖岸”一体治理探索。

  要抓住“牛鼻子”。水污染治理“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网”,管网是水系统提质增效的前提。长江经济带沿江城镇污水管网系统历史欠账较多,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滞后成为污水收集处理的突出短板。作为“水管家”,理应为“当家”政府分忧,攻最难的关,啃最硬的骨头。要持续加大管网专项投入,实施管网攻坚战,补齐管网短板弱项;要持续探索创新管网可持续商业模式,引导污水治理聚焦到污染物收集与削减,为“按效付费”提供切实可行的付费计价体系;要提高污水治理资金使用效率,引导资金向管网倾斜配置,最终建立市场化可持续的管网价格机制。

  要巧用“智慧脑”。城市智慧“水管家”要有一颗“智慧”大脑,必然要求智能传感、监测等信息化技术的赋能。要建立适应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一体化管理调度模式,构建智慧调度系统,实现厂站智慧化运行;要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研发、集成、应用以及数字化、集约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建设智慧管控系统,将“治水”变成“智水”,实现厂网河一体化、供排涝一体化调度,提升城市水环境韧性。(齐飞)

  编辑:喻清卿 杨思恒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