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做好“水文章” 移民变渔民

——巧家县委书记方宗辉带队考察新安江渔业和旅游业
  本网讯(彭宗卫 李启卫 胡忠艳 报道)在白鹤滩水电站巧家库区移民实物指标调查收口、移民安置规划即将启动之际,4月16日至20日,云南省巧家县委书记方宗辉带领县四家班子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赴浙江,考察新安江水库网箱养鱼和旅游业。
  为全力做好白鹤滩库区移民工作,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主、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巧家县根据现有环境容量提出实现移民向城镇居民、向产业工人、向渔民转变的“三个转变”战略思路。通过发展水产养殖,拓宽移民增收渠道,实现移民向“渔民”的转变,库区养鱼是方宗辉此次考察的重点。
  华东院移民院院长仇庆松、华东院白鹤滩移民项目部副经理毛振军和浙江省移民协会秘书长徐和森陪同,方宗辉一行重点对新安江水库、网箱养鱼、千岛湖旅游业进行深入考察。
  在考察中,方宗辉结合巧家库区实际情况提出,白鹤滩水电站库区整体按照公司化模式运作,并设渔政部门进行管理,按照资源占有份额进行利益分配。他说,巧家县有近6万人的移民安置任务,环境容量十分有限,希望在移民安置规划中以渔业为主,围绕“水文章”做好可持续发展,以水生财、以水致富,让后代子孙都能受益。移民安置规划中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实现“三个转变”,确保和谐有序移民;必须以环境容量为支撑,合理布局,保护环境;必须坚持整体规划在前,分布实施在后;必须坚持标准上靠,两岸平衡的原则。总体规划中要含后扶产业,严格按工作程序,不能急于求成、急躁冒进。
  华东院负责人赞成巧家县提出的“移民向渔民转变”思路,认为思路创新,可以最大限度围绕发展渔业做好安置规划。
  网箱养鱼是新安江库区移民安置的六项扶贫措施之一,水库总面积为86万亩,有效水面达到60万亩,从1965年发展网箱养鱼至今,已形成产、供、销的系列管理运行措施和机制。千岛湖是新安江水力发电站拦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翠岛、碧水、青山的有机结合,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结合白鹤滩电站巧家库区未来的旅游发展,方宗辉强调,要做好白鹤滩巧家库区这篇“水文章”,坚持旅游发展与文化优势相结合、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全市建设巧家——水富高峡平湖精品旅游线路相结合,做好金沙江片区旅游总体规划。充分用好用活金沙江、白鹤滩、大药山“三张名片”,加大文化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好白鹤滩水库旅游区环境,形成旅游和保护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优势互补。
  县委副书记郑成才,县政协主席陈堂洲,县委常委、副县长余佑奇,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何灿等县领导和县移民、农业、水务等部门负责人随同考察。

发布日期:2012年0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