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4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 > 2014年中华鲟放流活动详细页
112名三峡和金沙江库区师生参加放流活动

    本网讯(胡鹏 报道)4月13日,在2014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现场,一群身穿盛装的少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们是来自三峡集团对口支援学校的学生代表。
    作为2014年中华鲟放流活动的特约嘉宾,共有15所学校的112名师生代表参加了13日的中华鲟放流活动。这些学生和老师均来自三峡和金沙江库区,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
    来自重庆市巫山县建坪小学六年级的龚伟同学在放流之前,兴致勃勃地翻开着刚刚拿到的《中国三峡·世界地球日特刊》,上面有关中华鲟的报道特别吸引他:“我们的课本上介绍过中华鲟,但是我还是想多了解一些关于中华鲟的知识,回去后好讲给同学们听。”
    在放流现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伸手触摸中华鲟,与这些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国宝进行“第一次紧密接触”。在小心翼翼地把中华鲟放入长江后,孩子们远眺中华鲟游走的身影,盼望它们能顺利地游回大海。
    四川凉山州会东县乌东德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李朝荣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更是第一次来到三峡工程所在地。尽管前一分钟还在被水土不服和晕车所折磨,但一看到在水里欢快游动的中华鲟,他很快就兴奋起来。他的老师肖勇说:“孩子们都很珍惜这次来看三峡、放流中华鲟的机会。特别是在看到宜昌的青山绿水后,他们都决心回到家乡后,要从不乱扔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要把家乡变得和宜昌一样美丽。”
    三峡集团团委书记徐光表示:一直以来,三峡集团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和谐共建,主动承担起保护母亲河的重要使命。这次邀请库区学校的师生代表来参加中华鲟放流活动,除了感谢库区人民对三峡的支持外,更要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从小认识到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来自四川雷波县民族中学、身穿民族服饰的彝族小姑娘马黑牛席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只有在重要日子里彝族人才会穿的盛装:“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三峡,非常感谢三峡集团给了我们这个难得的机会。回去我们一定更加努力地学习,长大后回馈三峡、回馈社会。”
    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的柳紫琪同学则代表参加中华鲟放流活动的宜昌中小学生表示:一定好好学习,成长为建设祖国、保护环境的栋梁,让家乡变得更美,让更多的中华鲟洄游到宜昌老家。

版权所有: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002-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 技术支持: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主办 新闻中心/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京ICP备130369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