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杨晓红 报道)放流仪式上,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淡水项目官员朱迪女士给大家讲述了一个大坝和鲟鱼的案例。她告诉我们她对中华鲟放流活动充满信心。她相信我们所做的努力是可以让中华鲟这种古老的水生生物得到恢复的,我们的工作会是有成效的。
她说,1930年,当时的美国跟全世界很多国家一样,经历着经济大萧条,失业率达到25%,还遇上很严重的干旱,很多银行、企业面临破产,那是的情况非常艰难。之后,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开始新政,实施经济复苏计划。新政开启了一系列项目,在历史上和规模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她的祖父母也从这个计划中受益。计划之一就是1933年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商。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美国东南部的企业,但这些水电项目导致很多水生生物面临危险,50%的鱼类和大量的贝壳类有的消失,有的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其中河里的鲟鱼是受影响的品种之一。为此,田纳西管理局在恢复流域生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使这些水生生物得到保护。
当看到今天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华鲟的生存环境得到这样大的改善与提高,她信心满满地说:“我相信会想美国的河鲟一样,中华鲟也会逐渐恢复。因为河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成熟,进行繁殖。所以我们要以非常科学的精度来预测我们的努力是奏效,我相信我们的努力是有效的。”
“我希望有一天像今天我讲述美国河鲟恢复的故事一样,给美国听众讲述中华鲟的恢复故事。” 朱迪期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