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4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 > 2014年中华鲟放流活动详细页
声呐监测到中华鲟正向大海方向游去

    本网讯(王东红 报道)4月14日零点,位于湖北省宜都市的中华鲟声呐监测点传来好消息,13日上午放流的18条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已全部通过下游第一个监测点,往长江下游方向游动了17公里,并继续朝大海奔去。
    据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负责声呐标记的姜伟博士介绍,从今年放流的全人工繁殖中华鲟中选择了18条“大个子”,往体内植入了声呐标记。在长江中下游沿线,早已人工布置了9个接收器监测点,当体内有声呐的中华鲟经过接收器约1500米的接收范围之内时,接收器就会自动记录。
    “监测点初步显示,中华鲟的洄游路程挺有意思!”姜伟博士兴致勃勃地介绍。13日上午10时许,中华鲟从宜昌市胭脂园附近江边放流,宜昌监测点显示此后的三个小时,这批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一直在胭脂园一带游动,似乎既是在适应新的家园长江,又像是在向出生地缓缓告别。下午3时许,第一条中华鲟通过了位于放流点下游17公里的宜都市监测点,随后18条陆续游过,到14日零点则全部通过。这也意味着此次放流的2000尾全人工繁殖中华鲟正往下游游去。
    据悉,中华鲟研究所已经在沙市、城陵矶、武汉、九江、铜陵、南京、江阴多个监测点完成设备调试工作,工作人员将密切搜集声呐信号,并将以此为基础,将中华鲟奔向大海的洄游路线图绘制出来。

版权所有: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002-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 技术支持: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主办 新闻中心/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京ICP备130369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