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时间:2013年09月16日 来源:新闻中心

        在今年公司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本人按照《中水电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临时党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学习了《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书目,观看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电影,参加了公司及第四党支部组织的集中学习,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一、重新学习和理解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深刻体会和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长期实践的结晶。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
        二、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
        “群众路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具有其独特的时代内涵,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群众路线的实践和理论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在革命战争年代,其基本内涵就是“中国革命的物质基础力量及力量之源”;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其基本内涵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总规范和总机制,是政权建设与制度构建的基本出发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其内涵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群众路线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群众路线不仅为革命事业提供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为夺取革命的最终胜利积累了群众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政党转型为执政党,国家建设和治理的新任务对“群众路线”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处理党和群众的关系成为新中国政权的核心问题,党的群众路线为党和国家政策的形成提供了总的规范和机制,成为政权建设与制度构建的基本出发点。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党章中明确把群众观点作为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写进党章,群众路线基本表述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92年南方讲话中,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的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指出群众路线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和手段,另一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群众路线和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总结中国共产党90年发展历程时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三、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现实意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形势下,我国党群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党内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脱离群众、贪污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鉴于当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教育和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突出解决实际问题,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切实收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
        四、群众路线对日常工作的指导意义
        为民务实清廉是本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为民务实清廉无论是对全党、全国、中央企业以及我们公司开展工作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为民,就是要牢记“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务实,就要勤奋工作,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要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清廉,就是要无欲无私,一心为公。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廉洁自律,树立公平正义之气,摒弃享乐奢靡之风,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作者:中水电国际总经理助理    袁知茂)

版权所有: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002-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路1号 技术支持: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主办 新闻中心/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鄂ICP备050106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