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发展,为了进一步研究三峡工程水库蓄水后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和危险性,预测其最大震级和判定可能发震地点,为水库建设与安全营运服务,集团公司建设了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重点监测大坝至巴东范围内库区地震情况。监测系统由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壳形变监测网络、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网和数据总站四个子系统组成,涉及地震观测、地壳形变监测、地下水监测、信息采集、无线通信、网络集成、数据库以及地震与前兆分析软件等多个技术领域。整个系统于1998年正式开工建设,2001年正式投入运行。三峡工程蓄水以来,监测系统运行平稳,为水库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监测系统持续开展地震、地下水观测,开展了地壳形变野外监测67次,地震应急演练5 次,出动应急流动监测20余次,积累了丰富的观测数据。 2010年试验性蓄水以来,最大水库地震为2010年10月3日巴东县东瀼口M2.3级地震,地震强度、地震频次低于2008年、2009年试验性蓄水同期地震活动水平;蓄水初期没有出现135m及156m蓄水时的微震、极微震频发的现象。三峡水库2010年10月蓄水至175m后,2011年度库区水库诱发地震活动发生重大变化可能性不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