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坝水电站 建设美好新宜宾的支点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29日


  本报记者 高峰 摄


  四川省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在此汇聚而成长江。金沙江下游规划的四个梯级电站之一――向家坝水电站将在这里崛起。

  随着中国三峡总公司沿长江挥师西进,四川宜宾、湖北宜昌这两座“宜”字头城市,正成为中国水电能源综合开发历史中浓墨重彩书写的璀璨双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在宜昌市境内开工。三峡工程的兴建,使湖北宜昌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本世纪初,一座装机容量为640万千瓦、位列中国第三、世界第四的综合能源枢纽工程在宜宾市境内开工,将给这座长江边上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宜宾市的市委书记杨冬生。

  记者:三峡工程的兴建,使湖北宜昌10多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随着向家坝水电站的兴建,请问杨书记对宜宾的未来有什么预测?

  杨冬生:与湖北宜昌市一样,宜宾市也是长江沿线的重要城市,承担着服务国家重点水电工程建设的任务。2004年,宜昌与宜宾两市结为了友好城市。宜宾是国家战略资源富集区攀西-六盘水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明矿产资源53种,能源资源尤其丰富,煤炭储量53亿吨,在四川省煤炭资源开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716万千瓦,具有开发建设大型煤矿、水电、火电,发展综合能源产业的显著优势。当前,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装机640万千瓦的向家坝电站已开工建设,加上宜宾境内的火电即将扩建到800多万千瓦,可以预见,宜宾将迅速崛起为中国西部一座新兴的综合能源基地城市。

  记者:随着金沙江水电综合开发序幕的拉开,宜宾市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态势?

  杨冬生:向家坝电站是“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目前是全国第三大水电站,也是我市综合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巨额的投资和巨大的影响力,为宜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市抢抓发展机遇,以电站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积极为工程建设供应了大量的水泥、钢材、油料、民爆器材等物资以及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副产品;二是我市电力、建筑和设计单位承担了部分工程的设计施工任务;三是通过电站建设改善了相关交通等基础设施;四是组织我市人才和劳动力参加工程建设,开发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五是通过电站建设给宜宾带来的巨大前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已引进华电、中电国际、中建、上港、沃尔玛、拉法基、葛洲坝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集团先期进驻宜宾,抢占发展先机。

  向家坝电站自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90亿多元,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2008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76亿元,居四川省第四位、川滇黔结合部地区首位。而且,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向家坝水电站、宜宾――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现,将推动着宜宾步入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快车道。

  记者:请问杨书记,当前宜宾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制定了怎样的发展战略规划?

  杨冬生:市委、市政府以向家坝水电站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为牵引,着力发挥宜宾的综合优势,站在更高的起点、放眼更广的领域来谋划宜宾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建设美好新宜宾的战略目标和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的发展定位。在此过程中,我们进一步依托宜宾富集配套的资源优势和突出的区位优势,布局推进沿江经济带和南部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区建设,拓展延伸酒类食品、综合能源、化工轻纺、机械制造、建材等优势产业链同完善交通、物流、城镇体系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综合交通枢纽、物流商贸中心和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不久的将来,宜宾不仅将以“中国酒都”扬名,也不只以西部“能源之都”崛起,而会以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而为中国、为世界所聚焦。

  记者:向家坝水电站自2004年筹建以来,进展顺利,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请您谈谈五年来宜宾在支持服务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中所做的工作。

  杨冬生:一直以来,宜宾具有服务国家建设和支持重大工程的优良传统。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宜宾就积极支持配合向家坝电站开展前期工作,特别是国家明确由中国三峡总公司实施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力度,协助中国三峡总公司在宜宾成立了向家坝建设部, 并在各方面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提出了“以人为本、工程为重、统筹协调、和谐发展”的移民工作思路,在35天内完成了施工区2000多移民的平稳有序顺利搬迁,确保了电站工程顺利开工建设。

  在服务向家坝水电站建设中,宜宾市人大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服务向家坝水电工程建设的决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体#吭新闻、专题报道、??传队和专栏、专版等形式,广泛宣传动员,统一认识,在全市形成了支持和服务向家坝水电工程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注重构建科学、高效、责任明确的行政服务机制,支持配合解决电站规划、建设和移民安置中的问题,为电站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比如,我们积极参加坝区管委会工作,支持配合施工区封闭管理;搞好工程建设的用地报批工作;设立施工区公安分局,制定应急预案,全力做好施工区及周边地区综合治理和维稳等工作;建设电站施工专用供电线路,为电站施工提供电力保障;依法加强对电站建设的安全监察、环保管理;为电站建设提供对外交通、物流、金融、通信、广电、医疗、气象和人力资源、劳务等全方位服务,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记者:向家坝水电站的建设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此,您是怎样看的呢?

  杨冬生:从机遇来说,向家坝工程带来的不只是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还有市场、技术、管理、企业文化、交通条件的改善等等。同时,我们还积极推进向家坝灌区前期工作,努力争取向家坝电站综合效益得到早日发挥。坚持统筹谋划,将向家坝工程电站建设与地方基础设施、交通、城镇建设整合起来,加快推进乐山至宜宾、宜宾至泸州高速公路建设,积极争取成都经宜宾至贵阳铁路、四川宜宾港和宜宾机场迁建等事关宜宾发展长远的重大项目提前开工建设,不断创造宜宾在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新优势。应该说,以向家坝电站为代表的重大项目,给宜宾带来的机遇和积极效应是全方位的,进一步激活了宜宾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活力。

  如果一定要说挑战的话,那就是我们怎样最大限度地抓住并用好重大机遇来实现宜宾的加快发展。当然,我们在工作中也有一些具体的压力。比如,浩大的工程量背后是庞大的施工人群,自开工以来,单是宜宾县城柏溪镇,每天流动人口就达2万人次,宜宾作为工程建设地,首当其冲承担着工程建设的后勤保障。这对于当前的宜宾而言,压力确实比较大。当然,换个角度看,挑战和压力中也蕴藏着重大的机遇。围绕向家坝电站建设的服务配套,我们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了广大农民就业增收。包括被称为世界级难题的水电工程移民,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在我们看来,移民就是最大的发展项目。通过移民迁移安置,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市老、少、边、穷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极大地改善广大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城集镇迁建,可以促进库区城镇布局优化,加快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进程;通过依托重大工程建设,加大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可以推动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富民强县;通过大批知名企业涌入宜宾,可以迅速提升宜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全方位的开放与合作。所以,我们在移民工作中始终强调发展移民的观念,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国三峡总公司的支持下,努力把工程建设、移民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多赢的格局。

版权所有 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信息中心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