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三峡水电大会 > 高端访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pagename]
张基尧谈新常态下水力发电去向何处
  新常态下, 水力发电向何处去?近日,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基尧回答了中国三峡工程报记者的提问。
   记者: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进入了稳增长、调结构的经济新常态, 各地能源需求增速放缓。在这种新常态下,水力发电应向何处去?
  张基尧: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国家鼓励积极发展的重点行业。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增速放缓,虽然电力需求的增长下降,但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新常态的出现,实际上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
  在经济新常态下,应该抓住电力增速放缓的契机,控制煤电的增速,逐步地减少我国煤炭发电的比重,加快电力结构调整的步伐。作为水电行业,虽然国家政策鼓励积极发展,但是,由于在我国各流域梯级电站的开发中,龙头水库的移民、环保难度大,建设普遍比较滞后。这样导致水电调节能力普遍不足,丰枯季节的发电量差距较大,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得不依靠煤炭发电作保障。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水电行业应该特别注意加速龙头水库电站的开发建设,改善目前水电由于缺乏龙头水库的调节,丰枯出力严重不均的弱点,为国家在经济新常态下的能源结构调整创造条件。
     记者:四川、云南和西藏三个省份拥有的水能资源约占我国资源总量的80%以上。目前四川、云南弃水现象严重,应如何解决电力消纳的问题?
    张基尧:目前水电弃水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正如你所说,我国水能资源多集中在西南,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四川、云南、西藏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难以满足电力市场的发展要求,当地市场消纳困难。    
    第二,流域梯级水电建设中龙头水库的建设滞后,下游电站调剂能力不足,水电的丰枯出力不均,汛期大量弃水,枯期又必须要依靠火电。    
    第三,水电建设提速、水电外送通道建设等滞后,跟不上水电电源建设的步伐。
    建议的解决办法主要是:第一,从国家层面把经济新常态当成我国电力结构调整的契机,严格控制煤电机组的增长,压缩煤电机组的比重,给国家大力扶持的可再生能源留下发展的空间。
    第二,加大流域龙头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力度,着力解决上游大型水库建设中的移民、环保和投资难题,加大政策扶持,提高水力发电机组发电效率和效益,要研究龙头水库对下游电站的补偿,将其体现到上游大型水库的开发建设上。
    第三,随着水电建设逐步向各大河流的上游发展,建设成本不断增加,要不失时机地研究水电上网的电价形成机制,建立市场与电网能接纳、发电企业能承受、水电发展有后劲的电价模型。
    第四,加快编制并实施水电西电东送的'十三五'规划,根据规划提前安排送出通道的建设,即使不能做到提前,但也不能滞后。
    在以上四个方面中,加速龙头水库的建设是关键点。只有龙头水库的矛盾解决了,其它问题才易解决。例如,由于目前我国水电的电能质量不高,即使国家想让水电尽可能多地替代煤电,但是,在枯水期可能会指望不上水电。
    此外,输电外送通道的建设也与水电的电能质量紧密相关。如果各流域水电的龙头水库建设能够跟上,丰枯出力均衡,外送线路利用充分,电网企业建设输电线路的收益有保障,建设的积极性自然也就会提高。
     记者:在政策方面,国家已经开始下放了部分水电项目审批权。这是否会诱发多头治水、小水电争相逐利上马的情形?
    张基尧:当然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但也不必太担心。因为现在社会各界都看到了我国的电力产能过剩,火电的利用小时已经远远低于5000小时/年。水电弃水、风电弃风、光伏发电难入网的情况也不断涌现,有些地区已经建设成的小水电开始亏损。
    目前,尽管国家下放了审批权,但同时又强调企业要自担投资风险。所以,企业会认真评估投资小水电的风险。其次,国家下放项目审批权,不等于毫无节制、随意乱为。开发小水电也必须遵循流域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经过有关机构认真的论证和评估,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多个方面,多谋而后行。
    用不了多久,大家很快就会转变观念,适应建设项目由国家审批到市场调节的新常态。
     记者:三峡工程是国家工程,提升了中国的基础工业、制造业、新兴产业等领域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是否是时候考虑我国在水电、水工、输变电方面的技术输出了?
    张基尧:近年来,以三峡为代表的中国水电建设,确实在设计、建设以及设备制造等方面走到了世界的前面。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水电建设和技术已经走出了国门。目前,世界各地的重要水电建设项目,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是否是时候考虑我国在水电、水工、输变电方面的技术输出了',而是要注意,从国家层面规范水电企业走出去的行为,避免在国外水电市场恶性竞争,影响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要保证工程质量,维护自然生态和
信息来源:默认部门
信息来源:2015年05月19日
版权所有: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2002-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 技术支持: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主办 新闻中心/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鄂ICP备05010695号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使用和链接本站内容,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