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是开发长江的重要水电工程,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乌东德水电站工程获核准的意义非常重大,让人们重新深化了对水电的认识。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大坝委员会荣誉主席贾金生。
贾金生说,实际上,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极其不合理,燃煤量占比较大,比国际平均水平要高20%左右,导致环保问题特别突出。现在的状况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世界第一,多地发生雾霾的频率也是世界第一。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大力发展水电。因为水电是目前开发技术最成熟、最可靠的清洁能源,是解决雾霾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近日(12月8至10日)北京市因严重雾霾影响,首次启动红色预警,致使中小学放假、车辆单双号限行,但这是迫不得已的"办法"。监测结果显示,造成严重雾霾的最重要原因是化石能源使用过多。贾金生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的召开,也是为了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提出公平、合理、有效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探索人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
贾金生说,水电开发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些年,我国的经济社会走了高速发展之路,与之相随水电发展成绩也非常大,但很多人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对水电有不同的认识。我们应当看到,西方发达国家都是优先发展水电,水电开发完成后才去发展其他能源。尤其是北欧、北美等发达地区的国家更是如此。为什么?因为水电是目前投资回报率最高、最适应市场化的能源开发模式。开发水电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电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解决水的治理问题。比如三峡工程,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因此,优先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水电,将水电的作用充分发挥,这一政策的认识和调整依然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贾金生表示,他非常支持风电、太阳能等各项清洁能源的开发,但他同时呼吁,水电在各项清洁能源开发中要排在优先或靠前的位置。一是因为水电是目前最便宜、最稳定、最好的清洁能源,但在电网中未能实现同质同价、优质优价。二是在目前能源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弃水现象依然严重。他强调,要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来考虑能源结构调整的问题,优化水库调度,用市场的手段来促进水电作用的充分发挥。
贾金生非常注重水电站建设的安全性。他说,"千年大计、安全第一"。汶川地震中我国的水电站建设受到了很多国际同行的称道,为什么?是因为水电站在地震中的安全表现。乌东德水电站工程的拦河大坝属于200米以上的高坝,处于我国西南地质复杂地区,许多建设指标突破了现有的经验。作为巨型的水电工程,要始终把本质安全放在第一位,把技术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引进、攻关、创新等各项手段,确保工程安全。三峡集团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思路,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也提出了水电发展的新理念。他相信,乌东德水电站工程一定会建成高质量、安全可靠的水电工程。
贾金生同时表示,水电站工程可以极大地促进水电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水电企业的核心能力、号召力和影响力。他说,上世纪90年代,我国水电事业处于追赶国外先进水平的时代,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以三峡工程为标志,我国的水电技术跻身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之后我国建成了一批200米以上高坝,包括三峡集团建设的金沙江溪洛渡等工程,以这批工程为标志,我国的水电技术很多方面开始引领世界水电发展。为什么现在三峡集团在国际上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非常强?是因为三峡集团成功建设了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等高质量的大型水电工程,获得了国内外水电同行的认可和称赞。他说,随着金沙江乌东德工程的建设,我国的水电企业"走出去"会更顺利,在世界的引领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