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乌东德 精细设计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江设计院院长 钮新强
系统管理员

  流金淌银的金沙江,长江设计人深入腹地艰苦卓绝勘测规划论证一甲子;魂牵梦绕的乌东德,长江设计人系统高强度勘测设计研究十三载。

  峡谷回声闹,江花欢腾悦。

  沉寂亿万年的乌东德,在一代代长江设计人智慧、汗水、青春乃至生命的长期浇注中,展新颜露新姿,走到核准建设的里程碑时刻。

  长江设计人,由衷的感到自豪。

  忆往昔,历尽千辛勾绘乌东德。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国务院把治理、开发和利用长江提上议事日程,编制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成为头等大计。一批批长江设计人肩负神圣使命,毅然奔赴金沙江。那时的金沙江,荒凉无人烟,山高路尽险,峡深壁千仞,浪急声滔天。长江设计人不畏艰险,无怨无悔,以战天斗地的豪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披荆斩棘开新路,攀岩爬壁绘新图;千里两岸遍足迹,江河秉性悉数握。

  当时,长江设计人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提出将金沙江下游河段分为四级开发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的宏大方案。乌东德作为四级之首的梯级电站,更具魅力和活力,我们初步圈定了电站开发任务、开发规模、电站结构型式等,并在历次的规划修编中,乌东德始终刻下深痕。

  看今朝,拼搏创新铸就乌东德。新世纪初,三峡工程激战正酣,长江设计人发扬伟大的三峡精神,用精湛的技术能力和拼搏创新的斗志,沿江溯源直达金沙江乌东德,开启了长达十三年的系统高强度勘测设计论证工作,强度超过三峡及其它电站。数百勘测设计人进驻乌东德坝址,这里无水无电无通信,道路崎岖,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敢于挑战、敢于拼搏的长江设计人,在坝区处修建了营地,架起了跨江铁索桥,绝壁上开凿了不同高程的勘探小道,两岸大山打了十余万米钻孔及平硐,测绘了数千平方公里地形地貌,调查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地质条件……,乌东德电站的各类客观详实数据又一次实现汇聚。

  此时,长江设计人彻底攻克了制约乌东德工程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以"铁"的地质论据证明了方量数亿的特大型金坪子滑坡不会整体滑动,确保了乌东德梯级的成立;解决了深厚覆盖层勘探世界性难题及深厚覆盖层渗透高边坡稳定问题;创新性提出了"静力设计、动力调整"的大坝设计理念;因地制宜创造出"半圆筒型"新型调压室结构;创新性提岀人工边坡之上的高位自然边坡治理理念与技术;将蓄水位由950米提高至975米,龙头水库作用凸显;技术牵头开展世界单机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并取得成效;创新引入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及GIS等技术促进工程设计进展;首次在业界引入三维数字移民规划设计技术,革新传统手段,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长江设计人的创新与攻关,成就了乌东德跃居于中国第三座、世界第五座装机千万千瓦级的巨型水电站,实现了长江设计人继成功设计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之后新飞跃。

  值乌东德正式核准建设之际,长江设计院将一如既往发扬"奉献、团队、创新"的企业精神,以卓越的技术实力、最优化服务理念,与建设各方精诚团结、紧密协作,优质高效铸就乌东德精品工程,作出长江设计院超越顾客期望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