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记忆 |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三峡工程的议案”。次年9月27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便在宜昌挂牌成立。一晃整整20年了。这20年间,由于我时任中共宜昌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有幸见证甚至亲历了三峡工程建设全过程中一系列重大事项或活动,陪同了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三峡工程。由于我酷爱集邮,有心留意请10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纪念封上签名留念;领导和支持宜昌市邮政局制作了一系列印证伟大的三峡工程的纪念封。可以说我对三峡工程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在我珍藏的100多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签名封中,最为珍贵的是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同在“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纪念封”的签名封。使我终身难忘的是发生在签名封背后的生动故事。 三峡截流是当今世界水利工程中综合难度最大的截流工程。合龙时选定的设计流量为1.4万m³—1.94万m³/秒,是巴西伊泰普工程截流流量的1.75倍;是当时国内最大截流流量——葛洲坝截流流量的2.9倍;截流时水深为60米——美国达勒斯工程截流水深的1.3倍,比葛洲坝截流水深深40米。 攻克这道世界技术难题,举世瞩目,中南海更是高度重视。 截流前夕,我得知两个重要信息:1、江总书记、李鹏总理要亲临截流现场,亲眼目睹这一震惊世界的时刻。党和国家两位主要领导同时出席一项水利工程截流仪式,这在共和国的建设史上绝无仅有。同时,邹家华、丁关根、陈俊生、钱正瑛、王丙乾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将参加截流仪式。当时,三峡机场停留6架专机,这在宜昌也是史无前例;2、国家邮政局决定在长江三峡截流这一天在宜昌举行纪念封和纪念邮票首发式。 酷爱集邮并重点收藏“名人签名封”的我,深感能在截流当天并在截流所在地请两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截流的首日纪念封上签名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时,宜昌的警卫工作十分严格。加上总书记和总理不是同时来宜,他们又下榻在距城区20多公里外的三峡工程大酒店。显然,我直接请两位领导人签名绝不可能。 怎么办?首先找到随同总理来的国务院一位朋友,期望他从中帮忙,他非常抱歉地表示:在领导人一环紧扣一环的活动中无能为力。接着,我又找到随同来宜参加截流仪式并参加三峡截流纪念邮票和纪念首发仪式的信息产业部杨贤足副部长,在截流仪式上杨副部长将在主席台上就座。因此,期望他能帮助我实现这个心愿。出生广东的杨副部长,大学毕业就分到宜昌,在邮电部门干了几十年,是从宜昌走出的领导干部,我们是多年的好朋友。他知道我的心愿,笑道:“我都想找总书记和总理签名,恐怕很难找到这个机会,那就更不可能签两个封了。”(事后,他的确没机会请总书记、总理签名,当看到我得到两位领导人的签名后还真羡慕我) 两次“受挫”之后,我并没有放弃。正巧,11月7日傍晚,中央警卫局的一位朋友请我帮忙买了50枚纪念封,我当即开玩笑地说:“那我们做笔‘交易’,我送50枚封给你,请你帮忙请总书记和总理在纪念封上签名”,警卫局的朋友当即表示:没有十足把握,我尽力而为。 历经5年建设,三峡即将实现大江截流,身兼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的李鹏非常高兴,当晚,总理听了这个警卫转达我的心愿后挥笔即在“三峡截流纪念封”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总理签了名,这位警卫决定等待机会,找总书记的警卫共同完成我的心愿。 阳光明媚的1997年11月8日,江总书记第3次来到宜昌。1989年盛夏,他就任总书记之后,离京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宜昌。1994年金秋十月,他第二次考察了宜昌。当时,三峡尚未正式开工。时隔短暂5年,三峡大坝建设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大江实现截流。目睹三峡坝区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书记非常高兴。截流成功之后,江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盛赞“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胜利实现大江截流,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史的一个壮举。” 截流仪式结束后,江总书记和李鹏总理一道来到截流现场,亲切看望参与截流施工的建设者,接着,又来到江边公园,与三峡建设者们一道栽种长青树。 随后,江总书记下榻三峡工程大酒店稍事消息。这时,警卫员来到总书记身边,请总书记签名。总书记一看是“三峡截流纪念封”,上面已有总理的签名,当即在纪念封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江泽民”。 总书记和总理在“三峡截流纪念封”上签名,已经过去16年了,每当我谈起那段往事,依然十分兴奋。党和国家两位主要领导人同在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一个值得纪念的工程现场,一个值得纪念的首日封上签名,非常少见,非常珍贵,值得永久珍藏。 2013.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