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与三峡同成长 |
三峡移民工作局 孙燕平 在三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迎来国家发布《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条例》即将在国庆节正式实施前夕,集团公司自1993年三峡总公司成立起始也迎来了创立20年的诞生纪念日,正遇我从山城重庆求学毕业工作刚过20年整的喜庆之日。追溯20年来三峡公司从小到大发展的主要历程,我愿将自己20年相伴追随三峡成长而最终圆梦成为“金沙江走来三峡人”中一员的情感经历与此共享,从中感受三峡工程凝聚三峡文化,三峡精神召唤圆梦人的三峡魅力。 开篇 总公司成立之初:我携单程船票从重庆游长江结缘三峡 92年从重庆毕业奔赴川西工作,从最基层的施工组织设计到公路项目管理,在成渝高速公路E2连接线工程项目部现场工作一年的我,由于现场工作绩效靠前,作为四川地方交通主管部门年度考核五名获得奖励的技术员之一,在1993年9月的初秋被原单位选送从重庆乘坐“江渝2号”游览长江三峡到宜昌。也许是由于项目工作的疲惫,也许是山城起航之时临近黄昏,船行长江一路顺江而下途径三峡,没被巫山的红枫秋色所沉醉,未被山涧清溪浸润的美景所陶醉,更没被半山腰间跳跃的小猴所嬉戏,倒是身边一路谈兴甚浓游客的对话吸引了我:一路走来,我们是来做告别三峡游的!你不知道三峡工程竣工蓄水后就看不见三峡原有的风貌……看着身后远远消隐在视线外的乌江转体拱桥,注目长江两岸的青山绿水,心中沉思此去一行:也许应重点看看即将兴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原地貌,待到大江截流之日也许抵近三斗坪坝址的机会就很少了。 结果1993年9月26日黄昏之时船靠长航宜昌港,由于三峡工程计划围堰施工的需要,参观三峡游览的我们只能用随身携带的望眼镜远远注视三峡工程筹备建设序幕的场景……若干年后,经同学之口才知当年告别三峡游抵近宜昌之后的第二天(9月27日)正是三峡总公司挂牌成立的初创之日,回想当时的记忆——历经近百年夙愿的三峡工程正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千军万马通过竞争加入到建设者的行列,从三峡工程筹建处演变来的总公司成立之初也是三峡工程助力中华民族凝聚力量孕育世纪交替能源突变的开始。那时的我初出校门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对三峡的各种记忆是兴奋的、火热的和充满无限的神往。 上篇 九十年代三峡工程建设热火朝天之际:儿时同学先我成为三峡人,让我发奋追梦三峡 随着总公司成立的20世纪末几个年度大规模推进三峡工程的现场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利水电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终于于1997年11月8日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标志着三峡工程一期工程完成二期工程开始。 其间,通过媒体新闻(直播)看到了随着李鹏下达合龙令3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上百辆自卸车轰鸣着冲上堤头,轮番将成吨的石料倾入江中,上游堤堰龙口溅起最后一朵浪花,两岸钳形围堰对接一起,世界第三大河汹涌的江水被迫改道,从南侧的“人造长江”——导流明渠奔腾而下的西陵峡谷壮景;耳闻了三峡沿岸百万移民舍小家顾国家的家国情怀壮举,以及各部委省(市)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的实力数据;也目睹了上万名建设者在长江上下游两道围堰间修建造福今人、泽被子孙千秋功业的世界第一大坝和水电站的浩大场面……在这期间,我作为四川地方交通公路桥梁项目的建设者,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主任工程师,虽一直在省内外高速公路项目中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但对三峡工程的建设一直心存莫名的眷顾,直到在总公司成立不久的某个春节期间,在四川家乡一同成长读书长大的儿时伙伴无意间告诉我他供职于三峡系统,是一名参与把关大坝工程建筑材料的技术人员,他以能守护三峡工程混泥土质量为幸事。其话语中蕴含的责任和低调的沉稳给了我深深的震撼!随着春节归期临近,家乡儿时的同学回到了三峡工地,我仍然踯躅在巴蜀腹地的四川供职,但让我插上追逐梦想的翅膀怯以为:要想成为三峡一兵,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积累及不断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机缘才能成为自豪的三峡建设者,于是暗下决心,待到专业积累达到高级或许能逐梦三峡人。 中篇 新世纪之初,三峡工程转入蓄水发电前夕:怀揣着对荆楚大地的梦想,我追梦到江城武汉 心怀对三峡工程的敬畏和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历经6年的基层考察我于1998年光荣入党,带着在四川近十年潜心公路项目管理专业的工作积累,进入新世纪的2002年研究生毕业的我,告别了巴蜀大地,受原单位选派(委托)参加了杭州湾(宁波)跨海大桥前期技术筹备组的工作,在成长为一名中层技术干部的同时,于2003年选择引进去了江城武汉工作,心想靠近了荆楚湖北,离宜昌三峡还会远吗?没想到我来武汉工作的同时,原在三峡工作的同学他却回答我:在2003年三峡工程首台机组发电之后,他已告别宜昌来到三峡金沙江边溪洛渡电站前期筹备的现场,我心中当时涌起万丈失落情绪的同时,坚信战斗在湖北武汉综合交通的战线上,一样能追赶三峡公司开发长江的步伐。 随后在湖北工作的多年间:我先后参与策划了“武汉8+1经济圈”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带领团队主持了湖北汉洪高速公路和武广高铁(武汉站)交通枢纽工程的建设,迅速成长为一名工程管理干部。在这期间,虽与三峡工程没有业务交集,但我因工作调研的关系多次去了宜昌参观学习,也曾极力促进武汉交通部门与宜昌交运集团股权合作,心中无法挥去的是对联系武汉与三峡宜昌的情感,虽多次在出差之余的黄昏,漫步在葛洲坝枢纽工程滨江路的河边和西陵长江大桥的两岸,终因专业所限和机缘缺失与三峡建设和金沙江初期开发失之交臂。 下篇 新世纪又一个十年,三峡开发金沙江两库移民处于攻坚阶段的前夕:通过社会公考我圆梦成为三峡一员 从四川工作起步10年走出成都,历经江城武汉9年的锻炼和提升成为高级职称的技术管理人员,在金沙江两岸传来“三峡人”整齐有序的脚步声之时,在建设三峡开发长江向上游干流金沙江大规模转移交替之时,在三峡精神传承金沙江下游两岸并潜移默化带给地方干群更多“正能量”的同时,在向家坝、溪洛渡两电站水库移民面临攻坚阶段之际,通过社会公考我有幸成为集团公司移民工作队伍的一员。 工作起步结缘于三峡,业绩提升追梦于三峡,再上台阶圆梦于三峡金沙江开发,我告别武汉再回到家乡四川成为“三峡人”的时候,工作20年的我已步入中年,论时间追梦三峡20年已不算太短,论奉献成为“三峡人”我还是一名新兵,但难在起步,贵在开头,引川籍魏鬼才《宜宾赋》所言:金沙从雪岭而来,岷江经青衣江而至;金沙翻腾,如英雄奔用武之地;碧波荡漾,似佳人赴比美之场;宝地为媒,长江金沙融能合抱;巨龙出世,中华民族借滚滚长江输出的能源正凝聚着一个巨大的突变;十年前离开故土蜀地,远方长江伴东海召唤;初上征途,当年身后三峡助力,我倍感珍惜今朝;能赶在工作20年之际梦圆三峡,在集团成立20年前夕加入到川云两岸金沙江的开发建设工作中,我心中迸发出无限的力量,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家乡的感恩及对移民工作和集团公司“四个一”理念的不懈理解,誓将青春献身于集团的清洁能源开发事业——长江水,母亲河,我愿与三峡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