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

  呼蓄公司 人力资源部 张楚

  第一篇  童年里的一缕幽香

  我是长江边长大的孩子,我的童年伴随着在河滩边淤泥地上一深一浅的脚印度过,又好像总是浸满江水拍打河岸卷裹而来的泥土清香。童年和家乡的记忆,在梦中轻轻抚摸着我的脸庞,像柔软的被羽给我温暖和关怀。所有的故事变得悠远,凝成了色彩和味道,春天是踏上大院后山青绿一片的喜悦,夏天是上学路旁的艾蒿草香和五颜六色的甲虫,秋天是与高大梧桐拥抱的金色,冬天是燃烧落叶的缭绕烟雾。梦中也总能来到儿时的校园门口,依稀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钢琴声,那是我们的校歌,一句“我们的校园是一朵小花,在西陵峡口开得鲜艳烂漫”久久回荡,穿过屋宇房檐,跨过操场马路,回荡在缓缓流淌的江水之际。

  梦醒,躺在床上,我凝视窗外的黑夜和阑珊的灯火,眼中却隐约望见小时候在路灯下等过坝车的我。过坝是那时的乐趣,坝上的拐弯很多,小朋友们坐班车总是一起在座椅上从左滑到右,再从右滑到左,笑闹成一片。若是碰上有游轮过坝那更是令人欢喜,游人欣赏我们,我们也欣赏游人,那时的外国游人更为开放,小朋友们看到他们就高兴了,刚刚会说两句英文的我们在窗边大声喊着“hello!hello!”,外国友人会也会惊喜地望向过坝班车使劲儿招手,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末了,总是满意地坐回座位,心想又见到外国朋友啦!回想起来班车的确是我第一次见到外国朋友的地方。当我懂事,我才逐渐认识到我的故乡不仅让我遇见外国友人,开启了我对世界文化的好奇,这片蕴藏着大自然伟大力量的神奇土地也曾经吸引过那么多国际国内的水利水电专家来此考察、勘探,而葛洲坝和三峡工程的魅力又将中国水利水电事业带至国际水平的最高峰。我的故乡啊,她不仅为我创造了带有一缕幽香的童年,更是我的祖国与世界水电科技交流的窗口。

  第二篇  看!这是我的故乡!

  也许成长总伴随着各种离别,那些最珍贵的回忆总会牵引着我的心,无论在哪里都朝着它的方向飞去。离开家乡求学后第一次回家是陪外地的亲朋好友一起乘船畅游三峡。从西陵峡一路逆水而上至刘备临终托孤的白帝城。那天到达双线五级船闸时已是深夜,随行的年长者都早已耐不住困倦。我独自来到船头,发现自己并不寂寞,船舷上人头攒动,“船在升!船在升!”“门开了!”的感叹声此起彼伏。看着高耸的坝体和巨大的闸门,听着耳边人言喧闹和机械运转的声音,那一刻我特别想大声宣告:“看!这是我的故乡!”我强烈地感到我与故乡是一体的,大坝就像妈妈的臂弯守护着我,她那么安静,看着我来、看着我走,陪伴着我成长。而我,作为一个游子,只有回到她的身边才能心安,望向她我激动,却又感到一种深刻的安宁。我想她的伟大就在于她不仅仅给我以心灵的慰藉,还给千千万万中国人带来福音。她为中华大地的发展提供能源,为奇、峻、险的三峡提高通航能力,为水患深重的长江流域提供保护,为世界人民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和赞叹。她不仅是我的故乡,更是为守护我同胞们的故乡而存在!在她的怀抱里我们的母亲河得以安澜,同时她又为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华民族的兴盛插上了翅膀。

  第三篇  梦启程的地方

  三峡于我是儿时的陪伴、成长的记录、更是心灵的指引。年少的我并不知道冥冥之中牵引我的力量是什么,直到背上行囊朝着自己的人生不断前进时,我才明白这是梦想的感召。那些在梦中不断出现的故乡山水、在心中不断萦绕的水电情结让我回到三峡。当我踏上这片熟悉的故土,令人兴奋的是在我离开的日子里,伴我长大的三峡母亲啊,她的发展与成长令人赞叹!我们未止步于葛洲坝与三峡工程,坚毅的三峡人攻坚克难,将金沙江上的四座电站收于麾下,再度抒写世界水电史上的数个第一。不远的将来,遥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畔也将留下三峡建设者们的身影。那些屹立于祖国东部与北部风场不停转动的风机,如同高大威武的骑士,因三峡之梦用力挥舞着臂膀。志在四方的三峡人也在国际清洁能源事业的诗篇上不断抒写,老挝、希腊、巴基斯坦、尼泊尔、马来西亚、苏丹······有过我们的足迹、流过我们的汗水。当我踏上北上火车的那一刻,我的梦也因三峡而开始,它从宜昌这座水电之都启程,将会翻越崇山峻岭,到达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