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太阳包随笔 |
高向林 太阳包位于三峡坝区南岸,海拔一千零四十三米,是坝区附近最高的一座山峰。它与三峡大坝隔江相望,石壁陡峭、峰峦叠秀,显得格外雄奇。沿着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穿过重重峻岭绝壁,峰回路转,方能到达山顶。俯视三峡工程,长江犹如一条秀丽的彩带在随风飘舞;西陵长江大桥好似镶嵌在长江上的一把琴弦,与流水合鸣,演奏着美妙的乐章;宏伟的三峡大坝像一段巍峨的长城,稳稳栏住了奔流的江水。在莽莽群山中沉睡了数千年的太阳包原本是一座怪石林立、荆棘丛生的荒山包,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它旧貌换新颜,并逐渐成为三峡对外通信的“战略要地”。看看山顶上几座耸如云霄的铁塔以及铁塔上各式各样的通信天线,就仿佛到了一个现代化的电子城。 的确如此,远在三峡工程开工之前,为了解决三峡工地对外通信的急需,必须找到一条三峡对宜昌市无线通信的空中走廊。故三峡建设者从1987年开始就翻山越岭、进行路由勘查,经过多次实地电测终于发现太阳包是三峡到宜昌电波传播最佳也是唯一的中继站点。方案确定后,紧接着从1991年开始对太阳包微波站进行前期建设,办理征地2,5亩、平整场地、修建一条长5.3公里的上山简易公路、一栋三层楼的机房、一座68米高的铁塔,还有供电、供水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都在有计划地进行着。 在建站初期,建设者们克服了上山无路、无水、无电等种种困难,冬天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人挑肩扛运送建筑材料和设备上山,终于在1993年底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任务,赶在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之前完成了太阳包微波站的建设,开通了三峡工地与宜昌的直拨电话通信,打通了制约三峡对外通信的瓶颈,及时解决了数万名进峡施工人员的通信急需。随后又在山上安装了移动通信基地站,解决了移动通信的全覆盖问题。此外还无偿为公安局、武警部队、长航局、水文站等友邻、协作单位提供了中继通信站安装机房和铁塔,直到1997年三峡至宜昌的光纤通信系统建成前,这条微波通信系统都是三峡对外通信联络的唯一生命线。因此太阳包微波站对三峡通信具有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仅如此,太阳包还具有十分宝贵的旅游价值和观光资源。鬼斧神工造就了山边的万丈绝壁,山间洞穴密布、石柱擎天,松竹遍地、空气清新。特别是它与三峡大坝和坝河口办公大楼相距只有四、五公里,形成一个三足鼎立之势。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可享受“登高临绝顶,一览群山尽”的无限快意。太阳包的另一个特点是由于山高形成的气温差异十分明显。山上的气温一般比山下低2至3度,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山下热浪滚滚、挥汗如雨;山上却是微风习习、凉爽宜人。在薄薄的雾霭中不时有朵朵白云从山脚下飘过,更增添了一种幽静和清凉的感觉。因此这里也是一个消署度假的好地方。 这里的旅游资源丰富,除了久负盛名的黄陵庙、黄牛崖,还有历史悠久的黄牛峡,它因临江石壁上的一幅黄牛图而得名。站在坝河口江边隔江相望,你会发现在陡峭的石壁上有一块深黄色的图画,酷似一头矫健的黄牛,牛背上还坐着一位天真的牧童。所以古代这里又叫黄牛峡,有诗为证,宋代诗人陆游曾写道:“神女庙前秋月明,黄牛峡里暮猿声”。可见在远古时代这里已是名胜之地。 关于黄牛崖,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年夏天,久旱不雨,山上庄稼干枯,人畜饮水断绝。老百姓纷纷烧香求神,祈求上苍普降甘露。忽然天上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一道闪电过后,空中飘来一头金牛,只见牠火眼金睛、浑身金黄、脚下生风,徐徐往山沟里走去并消失在半山腰间的一个山洞里。人们跟踪至洞口,已不见神牛的踪影,但却隐隐听到洞内似有涓涓流水声。他们立即挖开洞口的乱石堆,惊喜地找到一股地下泉水。从此山上的百姓再也不用为饮水奇缺而发愁了。神话故事寄托了人民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追求,给人以生活的力量和勇气。我们在建站初期正愁没有合适的水源,在走访中听到这个故事,就请当地老乡带路,沿着山沟、拨开一人多深的杂草和荆棘,找到了这个山洞,洞中不断有泉水流出,经过洞口的小石潭朝山下流去,象银蛇飞舞、忽隐忽现、逶迤穿行在草丛中,发出哗哗的诱人的响声。在这万籁俱静的深山里,听到这美妙的的流水声,真像是一首震撼人心的交响曲。后来我们在洞口前休了一座小型的挡水坝,安装了抽水泵,架设了一条600多米的引水钢管和水泵供电线路,把泉水抽到山顶办公楼,彻底解决了太阳包的用水问题。每当我登上这座美丽的山峰,沐浴着清新的空气和柔美的阳光,品尝着沁人肺腑的甘泉,置身于原始的田园风光里,不仅使人心旷神怡,浑身的疲惫也一扫而光。 据悉国家林业部已批准在三峡坝区周围建设总面积达34平方公里的国家森林公园。要求突出自然景观、体现地方特色、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并要求与三峡工程同步建设、同期建成。这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把长江流域特别是三峡坝区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旅游胜地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改善三峡坝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太阳包正好位于三峡坝区的制高点,又有像黄陵庙、毛公山和黄牛崖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太阳包上除了已建成的微波站外,我公司还在附近征有50亩土地待用,加之山上水、电、道路已初具规模,完全可以作为综合旅游建设项目加以开发。先期可在园区内种植适合高山生长的松、柏、杉树和竹林等长青植物,增加森林覆盖率;其次是改善上山交通条件,如在临江边建设一条直达山顶的缆车,开辟上山第二条线路,这不仅可大大缩短上山的路程和时间,也增加了新的旅游项目;另外要在山上建设一、两栋宾馆和疗养院,把单纯的三峡工程游变为复合型的森林公园游和乡村自然风景游。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客人、留住客人,增加三峡旅游的附加值和效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包必将成为三峡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