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峡集团枢纽管理局 陈丽娜
三峡工程历时17年,在众多的三峡工程建设者中有我们这样一个群体:
我们是水电工人的儿女,在水电工地出生,在水电工地长大,一生跟着江河走,长年绕着峡谷转。喝过黄河的水,踏过长江的浪,吹过西北的风,淋过三峡的雨。
我们是水电工人的儿女,从小跟着父母建电站,去过刘家峡、到过八盘峡、走过青铜峡、来过李家峡,在我们的名字中用的最多的字是“峡”,建峡、念峡、红峡、为峡------,水电工程建设的烙印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名字里。
我们是水电工人的儿女,我们的家乡在哪里?祖辈们居住的老屋是那样的模糊,不知村中有几棵树,不知邻家是谁,在我们的记忆中“家乡”就是三门峡黄河岸边的那间茅草房、刘家峡黄土高坡上的那排“干打垒”。
我们是水电工人的儿女,我们的乡音是什么?有三门峡的河南调,有刘家峡的甘肃腔,还有丹江口的湖北韵。我们说着南腔北调的方言,谈着家长里短的故事,用黄泥巴搅拌“混凝土”,在小水沟里“堵大坝”,分享着水电儿女特有的童趣。
我们是水电工人的儿女,子承父业,我们也成了水电工人。于是我们重复着父辈们的生活,开始了参与水电建设的人生历程。青海的龙羊峡电站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足迹,陕西的安康大坝有我们建设的身影。三峡工程开工,我们天南地北汇聚在这里,成了三峡建设者。
我们是三峡建设者,我自豪!因为我们实现了一代水电人的梦想。干了一辈子水电工程的父亲来到三峡工地,看到雄伟的三峡大坝他激动地说:搞水电的,能干上这么一个大工程那才叫过瘾!还有一位亲自参加了三峡工程建设的青海老工人,临走时拿着工作证非要在上面盖上一个三峡总公司的印章,他说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真的干过三峡。
我们是三峡建设者,我自信!因为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水电工人的坚韧与激情。在严寒的大西北,我们与父母住过工棚、睡过草席;在大坝基坑,我们肩挑过淤泥,脚淌过积水。“爱我中华,志建三峡”就是我们水电儿女理想与信念的升华。在这个举全国之力,汇各路精英的建设工地,有力你可尽情地使,有汗你就尽情地流。
我们是三峡建设者,我光荣!因为我们承载了历史的责任,民族的担当。每当中央电视台播出三峡工程的重大建设成就,我都会接到众多水电工地老同学、老朋友的电话,他们关心三峡工程,他们更羡慕亲历了工程的建设者。不少老同学、老朋友借着出差旅游,绕道宜昌,非要亲眼看一下三峡大坝才心满意足。
我们是三峡建设者,我幸福!因为我们跟随父辈走过的水电工地是那样的简陋,曾经的生活是那样的艰苦。那个年代,那些岁月,多少水电人献了青春献子孙,如今他们老了,已是满头银发,两鬓白霜,收入并不高,生活也不富裕,但他们为曾经的付出无怨无悔。谈起建设过的无数个水电站,他们脸上露出的依然是水电工人特有的荣光。
我们是水电工人的儿女,我们一生与水有情,与电有缘;我们是三峡工程的亲历者,我们一生都珍藏着三峡建设者的那份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