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一线 共铸金沙梦》

  2011年,我从河海大学毕业,来到了三峡集团。还记得,找工作时的纠结与忐忑,是留在富饶的江浙之地,还是选择三峡集团?一位师姐对我说:“我爱人也在三峡集团工作,虽然相隔甚远、聚少离多,但我支持他,趁着年轻,要干点实事、干点大事,三峡是一个不错的平台”。是啊!少壮要努力,诗酒趁年华。也就从那一刻起,我决定成为一名三峡人。

  初入建管局,觉得工作枯燥乏味,找不到一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烈与澎湃,一时间,梦失去了支点。然而,一次向家坝之行改变了我们的看法,在这里,有多少建设者远离亲人,挥洒着汗水和梦想,他们燃烧了青春,流逝了年华,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夕阳西下,在巍峨的大坝下,江风吹散水面的迷雾,也吹散了心中的雾霾。从此,我们不敢再有丝毫懈怠,向着目标,迈出铿锵的步伐。

  我们身在成都,心系一线,就是要做好乌东德、白鹤滩核准工作,为金沙江二期水电开发之梦奏好序曲。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水电核准工作有些特殊,甚至有些浪漫—西装革履,工作在成都,乘飞机穿梭于北京、武汉和杭州等地,真是让人羡慕。可当我们真正加入了这“浪漫一族”后,感受到的却是光鲜背后的各种心酸与无奈。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三峡集团是央企,是共和国的长子,水电核准工作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然而,为了平衡多方利益、协商各种技术经济问题,我们一次次的守候在政府的办公室外。一句生硬的“没空”,让我们明白什么是企业!一句蛮横的“给钱”,让我们意识到什么是乙方!“不行”,常常成为审核部门的口头禅!在北京,在武汉,高楼林立,有时却找不到一把我们可以坐的椅子。

  那一年,春节临近的北京,寒风凛冽,为了得到某部委的支持,我们局长在办公室门外整整等了四个小时。

  那一回,为了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我们在酷暑难耐中奔走,只为换回一枚小小的印章。

  我们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和精神压力,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在一次次唇枪舌战的较量中,在一次次推心置腹的恳谈中,艰难的推动着核准工作。

  我们身在成都,心系一线,就是要做好金沙江水电开发的技术服务。

  我们是地震监测工作者,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我们奋战在3000多米的陡峭山崖,攀爬山路近3万公里,顺利完成了向家坝和溪洛渡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

  我们是工程建设的千里眼、顺风耳。为了完善了水文气象服务保障体系,短短几年,我们穿越24万多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踏遍川、滇两省100多个村庄,建设遥测站点达172个。

  我们是一线IT从业者,一直走在建设队伍的最前端。网络通信、视频会议,凝聚着我们的智慧;数字边坡、智能大坝饱含着我们的汗水。

  我们身在成都,心系一线,就是要做好水电开发的勤务兵。

  我们是水电开发的大后方,远离城市的建设者没有太多要求,他们只想“父母身体好、孩子学习好、爱人心情好。”我们一次次地跑政府、跑学校、跑医院,为的就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回成都休假的时候,能够把爱留在工地,把心放在家里。

  一位哲学家说过:我们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们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

  朋友们,让我们胸怀三峡梦,在金沙江的崇山峻岭间建设西部典范工程,奉献清洁能源,建设美好家园。

  让我们践行金沙梦,在惊涛骇浪中百炼成钢,扬帆启航。

  夏日消融,江河横溢,阅尽川滇春色。

  金沙不负英雄志,环球同此凉热。 (张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