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西北“小九寨”好风光
以“满格”电力书写富民好文章
摘 要:三峡能源宁夏分公司紧扣泾源县“生态泾源、绿色发展”定位,充分发挥企业主业优势,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帮扶举措,走出了一条“理念、人才、资金、技术、项目”多方位导入的乡村振兴帮扶路,以实干实践彰显央企责任与“三峡力量”,树立了有情怀、负责任、有担当的中央企业形象。
关键词:社会责任 绿色经济 赋能 乡村振兴
一、案例背景
泾源县位于六盘山东麓,是宁夏的南大门,因泾河发源于此而得名,全县辖4乡3镇96个行政村,总人口1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35万人,占90%,回族人口9.28万人,占80.7%,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气候呈“春寒、夏凉、秋短、冬长”的特点,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宁夏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森林水源涵养地,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和西北的“小九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冒雨到泾源县杨岭村视察脱贫攻坚工作时指出:“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农村不能比城市差,基本公共服务要一样”。立足泾源县区域面积、人口总量、经济体量偏小和承载力有限实际,三峡能源宁夏分公司聚焦主责主业,结合当地经济状况和资源优势,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探索振兴路子,扎实办好为民实事,持续深入推进“党建共联、阵地共建、资源共享”,辐射带动全县产业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添翼赋能,以实干实践彰显央企责任与“三峡力量”。
二、实施举措
(一)共联共建共享,党建联盟架起三峡“连心桥”。大湾乡杨岭村位于泾源县北端,辖4个村民小组327户1250人,有丰富的生态旅游和红色资源。近年来,杨岭村党员群众牢记领袖嘱托、矢志感恩奋进,扎实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5A级示范村创建,曾经土地贫瘠、十年九旱的贫困村,现已发生巨变,成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乡村振兴推进到哪里,党的旗帜就飘扬在哪里,党员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建在哪里。三峡能源宁夏分公司深知党建引领的重要性,围绕解开发展症结,找准发展路子,立足杨岭村红旅资源丰富实际,投入11.6万资金用于杨岭村“两山理论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解决杨岭村党费经费紧缺困境,为培树“红色杨岭·振兴先锋”党建品牌助力。以“组织共建、阵地共筑、困难共帮、产业共扶、文明共促”为重点任务,宁夏分公司挂牌成立党员学习教育基地,深入开展企地支部结对共联共享共建活动,组织职工参加“牢记领袖嘱托·凝聚奋进力量”第四届杨岭乡村文化旅游节,通过抓党建聚合力、强基础促发展,不断建强双方战斗堡垒。同时,以“红色教育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产业经济发展,杨岭村打造了集教育培训、采摘赏花、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眼见青山流“金”、绿水淌“银”。“绿油油的玉米地儿,一片连一片儿;杨岭的喜事儿,一件又一件儿……”《杨岭喜事儿》唱出了杨岭村日新月异的生活新图景、唱出了杨岭村老百姓加快发展、振兴乡村的坚定信念,也唱出了支部结对共建结出的丰硕成果。绿树阴浓夏日长,六盘山下,宜居宜业的美丽杨岭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二)用心用情用力,暖心实事发出三峡“好声音”。泾河源镇冶家村地处六盘山下,泾河南岸,距离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老龙潭景区仅1.5公里,一个曾经依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的小村子,倚靠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经营农家乐,发展旅游产业,几年间,在绿树怀抱间有了一座座干净整洁、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入夏,泾源县进入一年最美时光,泾河源镇冶家村便在这被浓稠绿意肆意渲染的清幽中吸引着八方游客,但自2005年冶家村发展农家乐经济至今已经过近20年,电路、设备早老化问题成了困扰农家乐经济发展的的硬件难题,在了解到情况后,宁夏分公司立即成立“志愿服务小分队”,派出31名志愿者,分4队赴16户村民家开展用电隐患排查、电力线路改造、老旧电气设备更换等工作,按照“全覆盖、零死角、重实效”的原则现场“就诊”室内线路和家用电器,拆除旧导线、拉线、紧线,有条不紊地完成着一道道工序,竭力为村民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利用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教活动,深入浅出的讲解居家安全常识、交通安全常识、现场应急救援和安全逃生等内容,并组织开展了心肺复苏、灭火器使用和灭火毯使用等“实战化”操作,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坚持把一件事做好。志愿者辛苦劳作的背影在冶家村绿水青山、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美丽画卷上落下了独属于三峡人的一抹色彩,发出了掷地有声的“三峡好声音”,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大国央企职工担当尽责的好形象。
图1 冶家村志愿者活动
(三)善作善为善成,绿色产业讲出三峡“好故事”。在传统的纾困解困、强弱结合企地合作模式基础上,宁夏分公司更加聚焦“双向奔赴”、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合作,而三峡能源“为绿色生活赋能”的理念与泾源县“生态泾源、绿色发展”定位及泾源人民对绿水青山的期盼不谋而合。宁夏分公司立足泾源县产业体系发展所需,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在泾源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与泾源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泾源县共享储能及风电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在大湾乡投资建设共享储能项目,通过将电能存储转换释放,实现用电负荷的削峰填谷,即用电负荷低谷时段对电池充电,用电负荷高峰时段将存储的电能释放,项目建成后每年调峰可以达到300余次,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障用电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以“满格”电力为泾源县绿色经济发展筑牢了“底座”。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实现企地合作“1+1>2”的效应,为更好实现“双碳”目标释放出更大的振兴新动能。
三、取得成效
一是提升了治理能力。通过开展“共联共建共享”党建联盟,党建联建工作不断扎实深入推进,带动杨岭村深挖生态旅游和红色资源,探索出集教育培训、采摘、餐饮、露营等的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杨岭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农业农村部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文化和旅游部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
二是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在储能电站建设及维护中,宁夏分公司建立租地用工长效增收机制,优先雇佣当地村民参与务工,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和农民增收。
三是提升了党建工作质效。通过“党建共联、阵地共建、资源共享”的党建联盟模式,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组织干部群众到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教育”“廉政教育”等专题教育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时沿线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领悟“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激情,助推宁夏分公司在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创新课题研究、风电项目资源获取等方面高质量发展。
四是助力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建设储能电站,能有效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促进地方绿色发展,为当地提升可再生能源能力比例添加新动力。
四、经验启示
一是彰显央企担当才能提升企业形象。时代是出卷人,也选择答卷人。实事证明,只有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与国同行、为国担当,高质量履行社会,才能成为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才能大幅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品牌影响力和组织凝聚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发展才能助力乡村振兴。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把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和发展优势才能不断增强内生发展能力。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央企业的使命担当,始终聚焦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将地方发展所需与三峡集团优势相结合,探索创新帮扶模式,投入真金白银,倾注真情实意,做到真抓实干,助力帮扶地区产业兴旺。
三是坚定人民立场才能凝聚强大力量。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清洁可靠的绿色电能,打造绿水青山的绿色生态,聚焦职能职责,主动担当作为,为满足人民对美丽中国、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奋斗。
五、工作展望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下一步,宁夏分公司将继续发挥在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显著优势,打造“新能源+乡村振兴”全产业链,助力泾源县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品牌,实现企地良性互动和共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