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里的“明星班”

  本网讯(徐强)1个班、48名同学、100%升学率,这是雷波民族中学2019级“三峡励志班”在今年中考中创造的“奇迹”。

  2022年6月25日,四川省雷波县中考放榜,雷波民族中学2019级“三峡励志班”成为小县城里的“明星班”——全班48名学生全部考入高中,升学率100%;全班中考成绩平均总分644.4分,全校第一;全县中考成绩第一、第二名均来自该班。

  成长背后有何秘诀?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这个“明星”班级。

  
视频制作:毛庆

  

  从“放羊娃”到“状元郎”

  开车从雷波县城出发,80多公里的山路足足走了3个多小时, 记者来到了凉山州海拔最高的村庄——阿合哈洛村。这是一个有着53户人家的彝族聚居村,雷波县2022年中考状元木坡布前的家就在这里。

  
▲ 阿合哈洛村航拍 拍摄:徐强

  放了暑假的“状元郎”每天都要帮着家里放羊。

  
▲ 暑假在家中放羊的木坡布前 拍摄:徐强

  2019年的 “小升初”,木坡布前以全县第146名的成绩进入了“三峡励志班”。 “只知道埋头学习,不懂得和同学、老师交流。”这是“三峡励志班”班主任王世美对木坡布前的第一印象。不善沟通,是大山里的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不想,而是不知道怎么和老师同学们交流,”木坡布前回忆道。初一上学期,“三峡励志班”举办了一个以“集体生日”为主题的班级活动,一个双层蛋糕被分成48块,班上的每个同学一块。

  
▲ 三峡励志班集体生日蛋糕

  这是木坡布前十三年来过的第一个生日。“同学们都特别开心,闹成一团,还用手指头蘸上蛋糕上的奶油互相在脸上涂抹,” 木坡布前对那一天的场景记忆犹新,“我也被欢乐的气氛感染了,学着同学们的样子,我也把奶油抹到了同学脸上,那一瞬间,我感觉我和同学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第一次过生日,第一次游学,第一次演讲……木坡布前在“三峡励志班”遇到了很多个人生“第一次”,渐渐打开了曾经封闭的心灵。课堂上,他举手发言的次数多了起来;小组中,他参与讨论的声音也高了起来。以前,一道不会的数学题,木坡布前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自己想,现在他会主动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很快就弄明白了。

  
▲ 木坡布前(左一)在教室讲台领奖状

  今年中考,木坡布前取得了805分的成绩,成为了雷波县的中考“状元”,创造了全县中考历史的最高分纪录。谈起对“三峡励志班”的感情,这个不善言谈的彝族少年脱口而出:“‘三峡励志班’让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希望‘三峡励志班’能一直办下去。”

  

  “三峡励志班” 一个都不能少

  因为“爱学习、守纪律”,“三峡励志班”成为了雷波民族中学的“明星班”, “三峡励志班”的学生是品学兼优、好学生的代名词。而杨里布却因为爱玩,学习成绩一度在班里垫底。“上课时满脑子就是想着怎么玩,下课铃一响就往操场上跑。”回忆起初一、初二时的学习状态,杨里布这样说。

  
▲ 足球场上的杨里布

  杨里布是溪洛渡库区移民,近些年家里的生活越过越好,杨里布对“三峡”感情颇深。杨里布也有自己的优势:爱运动、体能好,校运会上足球、短跑项目,总是第一名。换一种方式为“三峡励志班”争光,杨里布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 杨里布(右二)获校运动会田径比赛第一名

  初二下学期,一个同年级的玩伴结识了“贪玩、爱闹”的杨里布后,调侃地说了一句:“原来‘三峡励志班’的学生,也有不爱学习的嘛!”就是这么一句玩笑话,却深深刺痛了杨里布的心。“丢自己的人行,丢‘三峡励志班’的,不行。”初三开学后,足球场上不见了杨里布的身影。他主动和同学商量,和木坡布前成了同桌。“离先进近一点,自己也能变先进”,杨里布这样想。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杨里布的学习成绩从班级垫底跃居到了第33名。“三峡励志班”招生时主要以移民学生、困难家庭学生为主,入学时班级整体成绩并不突出。如何让班上的学生共同进步,王世美老师没少花功夫:“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后进生身上,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三峡励志班’一个都不能少。”

  
▲ 杨里布(前排右三)和三峡励志班老师同学合影

  

  “三峡励志班”的“大家长”

  在“三峡励志班”班主任王世美老师的办公桌上,几摞厚厚的材料格外显眼:教学辅导方案、活动方案预算、研学活动方案及安全协议,谋划在前;生活补助、生活用品及奖学金签收表,落实在后……材料太多,办公室公用的打印机“不堪重负”,王老师就自费买了一台打印机放在家中。“‘三峡励志班’可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班,它包含了学习成绩的提升、综合能力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养成等方方面面。”王老师说。

  
▲ 王世美老师在三峡励志班上课

  王老师的工作岗位不仅在教室,也在学生宿舍。“几乎每天必去,尤其是初一刚入学那会,好多同学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刷牙、洗头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都要一点点去教。”王世美说。升入初三后,王老师的办公室设在了“三峡励志班”教室的隔壁。一次偶然的机会,木坡布前见到了深夜仍在工作的王老师。“夜已深,偌大一个教学楼漆黑一片,只有王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一看表,已经9点40分了。”木坡布前说。教书育人润物细无声,老师的言传身教激励着他不敢懈怠,奋发向上。

  
▲ 王世美老师参加三峡励志班游学活动

  

  “这是十分优秀的一群孩子”

  说起“三峡励志班”有何特别之处,秦再香老师很有发言权。因前任语文老师意外受伤,秦老师在初三时接任了语文教学工作。“还记得第一次走进‘三峡励志班’,讲桌上一尘不染,教学用具摆放得整整齐齐,这些细节让我印象深刻。”秦老师回忆道。

  
▲ 三峡励志班合影

  其实,在担任“三峡励志班”语文老师前,秦老师就一直很关注“三峡励志班”:每天的课间操,“三峡励志班”的队伍站得最整齐;每年的校运动会,“三峡励志班”的加油声最响亮、成绩最优秀;“三峡励志班”负责的公共卫生区,永远没有一片纸屑。“与其说‘关注’,也许用‘好奇’更准确些。”秦老师笑道。走进“三峡励志班”,秦老师得到了“期待已久”的答案:同学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卢芳是溪洛渡电站库区移民,今年中考她取得了803分,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老师也很爱我们,被温暖的感觉真的很好,一直激励我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卢芳说。

  
▲ 卢芳在2022年雷波县中考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从基本生活物资的发放,到每一次游学活动的组织,三峡集团的帮扶体现在大家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励着大家不断进步。

  
▲ 三峡励志班获2021年雷波民族中学田径比赛第一名

  “正因为带着这颗感恩之心,同学们尤其珍惜三峡励志班的荣誉,不仅仅是在学习上个个争先,在各项活动中也都力争上游。”秦老师感慨道。“‘三峡励志班’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精神符号,激励着同学们不断努力。”王世美老师总结说。在王世美老师的办公桌抽屉里,保存着一面红色条幅。王老师介绍说:“每年校运动会,都会由两名同学高高举起这面条幅,走在班级队伍的最前面。”条幅上印有五个大字:“三峡授我翅”。

  
▲ 操场上的三峡励志班

  在中考成绩公布后的那几天,王老师的电话几乎被打爆:有学生家长表达感谢的,有亲戚朋友表示祝贺的,但更多的是咨询如何报名加入 “三峡励志班”。

  本文除署名图片外,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视觉设计:阎泽群

  “三峡励志班”简介

  “三峡励志班”是三峡集团组织开展的“三峡教育帮扶”项目的子项目之一。2018年“三峡励志班”率先在四川省凉山州试点开设,目的是让学习优秀的困难家庭学生和水电移民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以点带面,带动金沙江下游电站库区更多的孩子励志学习。“三峡励志班”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约占50%,涉及彝族、回族、僳僳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2018年以来,“三峡励志班”已累计开设了39个班(其中初中班19个,高中班20个),遍布金沙江下游库区的四川省凉山州、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等地。

  2022年共毕业8个“三峡励志班”(其中高中班3个,初中班5个)。3个毕业的高中“三峡励志班”在高考中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科上线率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编辑:喻清卿 杨思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