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启友

   

  彭启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作为中国三峡总公司负责三峡工程施工管理和协调工作的“前线指挥官”,他为三峡工程顺利完成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写彭启友,要写的事迹太多了。1994年6月,他调到三峡,担任中国三峡总公司建设部主任以来,三峡工程建设每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都留下他奋斗的足迹。但是,彭启友是最不愿与记者合作的人。一是他确实太忙,三峡工程要他操心的事太多了。二是他谦虚,总是说:“工程不是我一个人能干好的,不要写我。”三是他深感自己肩上的压力。对记者的采访,他一再推辞:“等到6月底吧,今年工程进度完成得怎样,那时我心中就有数了。”到了6月底,彭启友给记者下“最后通牒”了:“你们不要写我,让我安安静静干活吧。”

  不得已,记者只好通过采访他周围的人,来侧面描述彭启友这位三峡工程建设者的先进代表。

  “最熟悉工程情况的人是他”

  “在三峡工地,最熟悉工程情况的人是他,他对工程的深知程度甚至超过项目部具体负责的同志。工程进展的关键时期,早晨吃过早饭后,上班时间之前,如果没有急于处理的事,他都要到工地转一圈,以了解实情,做到心中有数。他把三峡的事放在心上,责任心很强。”一位与他共事多年的老同志说。

  “他经验多,知识面广。几年来,他紧紧围绕工程质量、进度、造价3个环节组织工程管理,年年有新突破。”一位年轻的管理干部说。

  “他是一个办事认真负责的人,他安排工作的预见性很强。现在在干二期工程,但他早已开始考虑二、三期工程如何衔接的事了。”一位高级工程师说。

  “他决策果断,敢于负责,如果什么事都不能定,就当不了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主任。”一位年轻干部说。

  “为了工作,他不怕得罪人,敢于批评,敢于提出要求;他对干部的考察注重实际工作成绩,不以个人的好恶用人。”一位曾与彭启友在三峡工程建设一线拼搏多年,现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在谈起彭启友时,加上了一句:“干三峡工程,他真是个难得的人才。”

  “干工作,先大家后小家”

  彭启友干工作的劲头总是那么足。为了工作,他是一个不太顾家的男人。

  他的一位朋友讲起一件往事:还是在建李家峡电站时,工程建设正在紧张进行,彭启友的妻子由于很久没有得到丈夫的音讯,禁不住跑到工地,想看看丈夫,顺便料理一下丈夫的生活。哪知,彭启友却把妻子训了一顿,说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委屈的妻子只好流着泪走了。

  参与三峡工程建设是彭启友的夙愿,他是主动要求到三峡来的。他把自己30多年来参与全国七八座水电站建设积累的经验带到了三峡,三峡工程也为他提供了施展才智的大舞台。三峡是他水电生涯中最辉煌的一站,他更没有时间顾家了。

  彭启友的家在武汉,高速公路通车后,只需3个半小时就能回家一趟,但他却很少回家。他的作息时间表,不分上班下班,也少有双休日和节假日。在三峡工程现场“总指挥”这个岗位上,他公而忘私,先大家后小家。1996年初,他年过八旬的母亲去世,当时正值临时船闸通航进入关键时期,他抽不开身,没能回去与母亲见上最后一面。

  治水的行家

  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湖北汉川民乐闸出现险情。湖北省防汛指挥部请求三峡总公司派专家指导。彭启友受命赶赴现场,在实地勘察研究后,提出了用铅丝笼串联装石立堵决口的方案,决口终于被封堵住。当地人民对“三峡的专家”表示由衷的钦佩。

  其实,三峡工程有许多比“决堤堵口”更复杂的水利水电技术问题,在彭启友主持下得到解决。许多人佩服他的学识和组织能力,了解他的人更佩服的是他的钻研精神。

  彭启友随身带着一个厚厚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工作记录。他经常是白天深入工地,作调查研究,掌握一手资料,晚上看图纸,研究合同,每个问题的处理办法他总是思前想后,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周全。

  关于他的钻研精神,他的一位老同学讲了这样一则奇事:青年时代的彭启友在水电四局工作时,曾把该局资料室所有的资料都翻阅了一遍。那是整整两屋子的资料啊!别人不敢相信,这位同学说:“我相信,他就是这个犟脾气。”

  正是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使他成为治水的行家,成为三峡工程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干了不少活,不图名不图利”

  “彭启友来三峡前是正局级干部。到了三峡后,还是正局级,级别没有长,但他没有怨言。”

  “作为三峡工程的‘前线指挥官’,他的权力很大,但乱用权力的事还没有发现。”一位三峡建设者这样评价他。

  作为主管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最怕出“经济问题”。彭启友的廉洁自律,在三峡工地是有口皆碑的。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请,也不请吃。为了坚持工作的原则性,他从不介绍自己的亲友从事三峡工程建设有关的业务,多次拒收别人送来的礼品。

  彭启友对自己要求严格,同时也严格要求其他同志。他容不得不认真对待工作的同志,批评起来十分严厉,不怕得罪人。因此,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对工作不敢有半点马虎,一批年轻干部由此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