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乌东德

——回顾乌东德水电站成长之路

  杨宗立的宿舍窗户,正对着大凉山,中间隔着著名的金沙江。

  整整十年,窗外景色都不曾变过。

  十年前,三峡集团将他派往金沙江,先后担任乌东德工程建设筹备组组长、乌东德工程建设部主任,要求他当好这座超级工程的“现场总指挥”,在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之外,为共和国再造一座“西电东送”的新时代大国重器。

  十年间,金沙江浊浪翻涌,惊涛拍岸,卷起一道道“娄山关”。

  筹建之初“一穷二白”,工程建设如何起势?在狭窄的河谷里建坝,在亿万年沉睡的大山里建地下电站,要解决哪些技术难题?

  “为了水电人兴修水利、防治水患、造福人民的初心与使命,再高的山也敢爬,再急的水也敢渡!”深山峡谷中,以杨宗立为首的数万建设者摆开了“战场”。

  十年后,推开窗户,绿色金沙江开始流金淌银。2020年6月29日,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七十年勘探,五年筹建,五年建设。在乌东德水电站建设结出第一批“果实”之际,中国的清洁能源强国之梦,也再续华章。

勘探:擘画水电蓝图

  乌东德水电站前期勘探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在随后60多年里,伴随着金沙江流域水利水电开发的普查、勘测、规划和设计工作,几代勘探者深入金沙江腹地,为乌东德水电站“画像”。

  2002年,三峡集团根据国家授权,组织开展了预可行性勘测设计工作。

  2010年,乌东德水电站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开展电站建设前期工作。

  经勘探者七十多年擘画,乌东德水电站的模样初见雏形。而这“画”出的每一笔,都承载着千钧重量。

  长江设计院乌东德勘测项目部经理黄孝泉回忆说,为勘察清楚每一处地质情况,勘探者要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一点点开凿勘探路。而这条所谓的“路”,宽度仅一只手臂长,行走时稍有不慎就会坠崖。

  比现场作业更加“难啃”的,是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在业内毫无经验可循的勘探难题。

  规模超过6亿立方米的金坪子滑坡体,距乌东德坝址仅900米,一旦失稳,将直接造成金沙江堵断的灾难性后果。其稳定性评价,关系到当时尚处“襁褓”中的乌东德水电站规划能否成立。

  30平方公里测绘,5千米钻孔,不计其数的试验……勘探者不断攻关,“无解”难题变得有解,“金坪子滑坡体不影响乌东德水电站梯级开发和乌东德坝址选择”的论点,最终被科学证实。

  截至2010年,勘探者打出了1.3万米勘探平洞,钻出了近2.6万米的地质钻孔,测绘了数千平方公里地形地貌,调查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地质条件……

  在大量客观详实的数据面前,深厚覆盖层勘探、高位自然边坡治理等关键难题被逐一化解,真可谓“披荆斩棘,攀岩爬壁绘新图;跋山涉水,江河秉性悉数握”。

筹建:为超级工程蓄势

  “一张白纸,一片空白。”乌东德给杨宗立的第一印象,不太好。

  在国家批准乌东德水电站开展前期工作的前提下,2011年1月,作为业主管理方,杨宗立第一时间带领筹备组中的10余人,从四川宁南县出发,翻山越岭,用了12个小时赶到乌东德。

  在乌东德,高山峡谷、险滩急流随处可见,可就是没路、没水、没电、没通讯。想要洗澡,就从山沟里牵一根水管出来,就着筷子般细小的水流擦擦身体。“见到农家地里绿油油的蔬菜,我们眼睛都会放光,看见绿色都是奢望。”杨宗立说。

  面对如此环境,筹备组注定要白手起家。而蓄势第一步,就是踏勘坝址周边环境,与设计单位一起优化设计方案。

  踏勘路上,筹备组遇到过能把船掀翻的浪滔,徒步穿越过花椒地、油桐林,偶尔找到通往村庄的羊肠小道,也纯属侥幸。

  三个月后,筹备组顺利完成踏勘。通过全面了解、掌握施工区地形,筹备组与设计单位一起,对工程技术、经济、工期等展开逐项论证,对预可研报告中的施工总布局进行了全方位优化。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水电工程建设,首先需要抓好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讯、场地平整这“四通一平”建设。

  截至2015年12月,乌东德施工区场内主干道路形成,从昆明进工地,由7小时变为5小时;供水、供电和通讯永临结合,累计获得可靠供电4亿千瓦时,优质供水1000多万立方米,电信、联通永久通信线路覆盖整个工区;办公生活营地和各类生产厂区投入运行,为乌东德水电站正式开工创造了充足条件。

  “四通一平”打开局面的同时,导流洞等重要筹建项目也在稳步推进。

  导流洞,是建设者截流建坝前,为江水打造的“临时通道”,是筹建工作最重要的目标。若导流洞工期滞后,那么大江截流、大坝基坑开挖、大坝浇筑等都会受阻。

  影响导流洞修建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混凝土的及时供应。但设计方规划的“施期”砂石骨料加工系统,距离坝址较远。“修一条从坝址到施期的路,三年都不一定修好。”杨宗立要求设计方重新优化。

  多番讨论之后,一个距离坝址更近的砂石骨料加工系统被重新敲定,三年工期就此节省。2014 年12月,乌东德水电站首批四条导流洞完成过流。

  相关统计显示,对比国内同类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的可研工作结束得最早,且前期设计与后期施工基本无偏差。

  2015年12月,乌东德水电站核准开工,恢弘的工程建设历程就此拉开大幕。

建设:再造一座金沙江上的“三峡”

  “一个标志、三个典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峡工程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巨型水电工程国家属性的高度概括。

  在乌东德工程建设部党委的引领下,建设者发扬新时代三峡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优质安全高效建设乌东德水电站,让多项“世界之最”和“首次”变为现实,一座“精品、创新、绿色、民生、廉洁”的新时代大国重器由此诞生。

  在众多枢纽工程中,拦水大坝作为最亮眼的“颜值担当”,堪称乌东德精品工程和创新工程中的典范。

  高270米的乌东德大坝,混凝土总浇筑量270万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级特高拱坝。它的“阿喀琉斯之踵”,在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温度控制。

  “温度过高会使混凝土开裂。即使是最细小的裂纹,也会威胁大坝安全。”大坝建设者晁燕安说。

  金沙江属干热河谷气候,炎热干燥,气温可达40多度。有没有办法,让混凝土始终保持低温?

  建设者对混凝土原料进行不断筛选,最终开创了世界水坝建造史上的一道先河:大坝全坝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浇筑。

  这味“退烧药”原料特殊,且都要经过严格称重,细骨料的误差要在3‰以内;搅拌前要对骨料进行冷却,要是太大还得砸开,检测内外部是否冷透。

  搅拌好的混凝土,被迅速送至浇筑仓面。浇筑过程中,建设者将开启可全方位、实时感知大坝温度的拱坝智能建造系统。

  “混凝土里预埋了温度计和冷却水管,通过智能通水系统,自动调节通水流量,实现混凝土冷却过程智能化。”晁燕安说。

  混凝土内温监测数据806万余条,冷却通水数据439万余条,盯仓记录16万余条……得益于这套系统,乌东德大坝被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大坝之一,展示着中国筑坝技术智能建造的最高水准。

  2020年5月4日,历时三年多,乌东德大坝全线浇筑到顶。权威专家给出评价:“乌东德大坝混凝土性能优良,称得上是真正意义的无缝大坝。”

  狭窄河谷只能装下大坝。更多建筑物,则隐藏在两岸山体内。

  乌东德地下电站主厂房,安装有12台8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长度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高89.8米,近30层楼高,位居世界第一。

  要安全掏出这个洞,就必须分层开挖。“每挖完一层就要喷混凝土,然后把锚杆和锚索打进去做支护,还要布置监测仪器,监测岩石变形情况。”地厂建设者贺明武说。

  2019年12月16日,地下电站迈入重大建设阶段——机组最重要组件、重达2100吨的首台转子吊装成功,机组安装全面步入总装的关键阶段。

  首台转子成功吊装,给即将到来的新年添了好彩头。第二台、第三台、第四台……转子陆续吊装到位,建设者们备受鼓舞。

  可庚子年新春,半路突遭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工程在发电前夕迎来“加试题”。

  在乌东德工程建设部的统筹下,参建各方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程建设,誓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投产发电决胜战。

  疫情期间,乌东德施工区大党建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峡集团三峡机电公司联合参建单位,成立党员先锋号,党员、班子成员、业务骨干带头坚守一线,全力确保首批机组按期发电。

  为实现“建管结合、无缝交接”,为电站未来运行培养一批专业人才,三峡集团长江电力乌东德电厂的机组调试脚步不敢停歇。“调试捷报频传,意味着接机发电越来越近,不敢有丝毫懈怠。”电厂员工程杰明说。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在9000多名建设者筑起的抗疫 “壁垒”中,一批工程节点有序推进。

  5月28日,首批机组启动试运行;6月18日,首台机组完成甩负荷试验……6月29日,首批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急流转换成绿电,自金沙江上腾空而起,传向辽阔的神州大地。

  全面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以三峡集团为首的参建单位,在生态环保、社会责任、从严治党方面,亦是不遗余力。

  回收利用生产废水,治理高位自然边坡高达100万平方米,开展金沙江下游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乌东德水电站工程,亦是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绿色工程”。

  乌东德水电站涉及川滇移民3.2万人,三峡集团投入大量资金,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移民幸福感;建设期间,三峡集团积极改善地方交通条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血管”……乌东德水电站,亦是金沙江流域重要的“民生工程”。

  在乌东德无缝大坝的背后,矗立着一座风清气正的精神大坝。参建各方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打造“廉洁工程”。坚持廉洁从业,已成为全体建设者的共识。

  “电站完工了,我们也要走了,很怀念。”多年前,重庆巫山的杨相程夫妇来到乌东德,成为一名筑坝者。临走时,他们再一次“打卡”大坝,将笑容留在这里。

  巍峨大坝之上,他们留下的,不只是离别笑容;我们看到的,更是中国水电建设的新高度。

  “我们以山为伴,与水共舞,从城市到乡镇,再到村队,越走越远,越走越偏,但我们没有退缩,没有后悔。”杨宗立说,“在我们的行动之后,留下的是大坝和电站,产出的是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照亮的是千家万户。”(《中国三峡工程报》全媒体记者 朱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