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洛渡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雷波县和云南省永善县接壤的金沙江峡谷段,距离下游宜宾市河道里程184公里,距离三峡、武汉、上海的直线距离分别为770公里、1065公里、1780公里,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拦沙、防洪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巨型水电站,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点。
溪洛渡水电站枢纽由拦河坝、泄洪、引水、发电等建筑物组成。拦河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顶高程610米,最大坝高278米,坝顶弧长698.07米;左、右两岸布置地下厂房,各安装9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1260万千瓦,年发电量571.2——640亿千瓦时。溪洛渡水库正常蓄水位600米,死水位540米,水库总库容126.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64.6亿立方米,可进行不完全年调节。
工程2003年开始筹建,2005年底主体工程开工,2015年竣工投产,总工期约13年。
发电效益
电站建成后,通过水库的调节作用,可增加下游三峡电站、葛洲坝电站的保证出力379.2兆瓦,增加枯水期电量18.8亿千瓦时。大量的优质电能送华东、华中地区,对于改善能源结构,缓解我国东部电力供需矛盾意义重大。
拦沙效益
金沙江中下游是长江主要产沙区之一。溪洛渡水电站控制了金沙江主要产沙区,水库库容大,淤积年限长,对下游三峡电站减沙效益显著。经计算分析,溪洛渡水库单独运行60年,三峡库区入库沙量将比天然状态减少34.1%以上,中数粒径细化约40%。三峡入库挟沙水流的这两个基本要素的改变,对促进三峡工程效益发挥和减轻重庆港的淤积有重要作用。
防洪效益
金沙江流域面积47.32万平方公里,为长江宜昌以上流域面积的55%。汛期洪水总量约占宜昌洪量的13以上。溪洛渡水库正常蓄水位600米,相应库容115.7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46.5亿立方米。利用水库调洪再配合其他措施,可使川江沿岸的宜宾、泸洲、重庆等城市的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过渡到符合城市防洪规划标准。溪洛渡水库汛期拦蓄金沙江洪水,直接减少了进入三峡水库的洪量,配合三峡水库运行可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表明,长江中下游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溪洛渡水库与三峡水库联合调度,可减少长江中下游的分洪量约27.4亿立方米。溪洛渡水电站是长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运效益
溪洛渡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的水量调节和拦沙作用,将增大枯水期流量,经计算,可使新市镇至宜宾河段枯水期流量较天然情况增加约500立方米/秒,改善下游枯水期通航条件。
环境效益
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溪洛渡水电站大量的优质电能代替火电后,每年可减少燃煤4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亿吨,减少二氧化氮排放量近4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近85万吨。而且,库区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实,将有助于提高区域整体环境水平。
社会经济效益
溪洛渡水库淹没区是云南、四川两省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所占比重很小,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均未得到开发利用。随着溪洛渡水电站的建设,库区对外、对内水陆交通条件的改善,移民及工程开发建设资金的投入,对库区各县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优化产业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库区各县的脱贫致富创造一个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