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向家坝蓄水后首批珍稀特有鱼苗放流金沙江

  本网讯(王波 刘玉佩 梁芳 报道)10月27日,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后首批珍稀特有鱼苗被放流金沙江。在宜宾县安边镇烧瓦沱码头,来自宜宾市中山街小学五年级的小朋友胡凌越和几位同学一边合力将一桶鱼儿倒入溜鱼槽中,一边兴奋地张开双手欢叫着。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后,不曾有过的清澈的金沙江水对她们来说真是奇妙的感觉。
  据了解,本次放流的鱼类品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金沙江特有鱼类岩原鲤、厚颌鲂、长薄鳅等五种鱼苗超过10万余尾。放流同时,长江水产研究所在南溪江段对放流效果进行了同步监测。
  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站长刘勇告诉记者,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已经连续4年完成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任务,累计放流鱼苗54万余尾。现阶段,增殖放流站的放流效果已经显现。2011年至2012年,站内通过后期资源调查,从渔政及多家科研机构处获取了放流鱼种监测的相关信息,并采集到站内放流达氏鲟鱼种的样本;渔民也普遍反映这两年达氏鲟、胭脂鱼等鱼类明显增多。
  刘勇说,他们听取鱼类专家的意见,为保证珍稀特有鱼类物种的纯正,委托四川大学利用分子生物鉴定技术,对采集到的鱼类样本开展了“亲子鉴定”、跟踪监测等工作。为了继续收集资源监测数据,对放流效果进行更全面的评估,本次活动,再次对放流的部分达氏鲟、胭脂鱼、厚颌鲂等近9000尾鱼种进行了标记,标记方法包括PIT、荧光标记、外挂标记等。
(王波 摄)

发布日期:2012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