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在《诗经·大雅·民劳》中,我们的先民就在劳动和生活中渴求美好的小康梦。然而,历经2500多年的沧桑巨变,勤劳朴实的中华民族虽辛勤耕耘,却始终没有在整体上摆脱贫困。
消减贫困是世界难题,让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举。改革开放以来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带领全国人民用短短30多年让7亿多人脱贫,这组数据创造了世界反贫困史上的减贫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中国绝大多数贫困地区、召开扶贫开发会议,围绕扶贫开发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战略决策、战略部署,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坚持的基本原则,这在扶贫开发问题上同样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与时俱进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举措。
长江电力以及各区域所属单位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定期调研葛洲坝、三峡、向家坝、溪洛渡库区和坝区及单位周边区域扶贫需求,扎实做好扶贫项目前期规划,科学合理推进公司扶贫工作,形成了“实地调研、制定规划、项目实施、考核评价”的全生命周期扶贫项目管理机制和“结对帮扶、基础设施、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的全方位扶贫项目开展方式。
一、结对帮扶,助力贫困户尽快实现脱贫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部署“十三五”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时,系统阐述和正式提出“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思想。在“十三五”规划里,又明确提出要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 ,提高扶贫实效”把 “精准扶贫”正式上升为国家的扶贫发展战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确立下来。
长江电力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和国资委《关于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做好中央企业和委机关扶贫开发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与贫困户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重视脱贫举措落实情况,助力贫困户尽快实现脱贫。
自2016年起,长江电力对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庙河村32户贫困户开展定向帮扶,2017年新增帮扶对象25户。2017年3月,2户村民成功脱贫。目前,公司在秭归庙河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共55个。
长江电力各支部充分认识开展结对帮扶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开展好结对帮扶作为当前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各支部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结对帮扶活动,在走访慰问和帮扶活动中注重办实事、献爱心,解决好贫困群众的所需所盼,不走过场、不搞形式,注重成效。每个支部每月电话了解帮扶对象有关情况;坚持每个季度走访1次,每年不少于4次,确保实现庙河村贫困户在2018年全面脱贫。
此外,马湖乡大杉坪村是中国三峡集团助力四川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口支援的 2000 个重点建设村之一,也是长江电力溪洛渡电厂的对口支援点。截至 2016 年底,大杉坪村 193 户 944 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达 6485 元,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经凉山州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大杉坪村作为 2016 年度退出的454 个贫困村之一脱贫出列。
精心组织、多措并举,长江电力正为推进精准扶贫、助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积极贡献着组织力量。
二、援建基础设施,为帮扶对象夯实脱贫基础
只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升。近年来,长江电力积极实施电站周边乡村公路硬化项目、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亮化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长江电力为村民修好了致富路,也为他们创造了“引来金凤凰”的机会。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牛扎坪村用水难问题由来已久,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牛扎坪村民紧邻葛洲坝水库却“望水兴叹”,村民平时生产生活用水全靠“天河水窖”,遇上天旱,挑水成为每天最繁重的事情。上世纪 90 年代初安装的管道只解决了部分村民的用水问题。2014年 6 月,牛扎坪村自来水一期项目覆盖村民用上自来水,但二期项目由于资金问题暂时搁置。长江电力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开展安全饮水项目调研考察,对口支援牛扎坪村安全饮水项目资金 120 万元,全面更新改造自来水管网。2015 年 11 月,安全饮水工程全部完成,全村 486 户近2000 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困扰牛扎坪村多年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此外,2015年到2016年,长江电力还积极响应湖北省“万民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加大对宜昌市五峰县长乐坪镇青岩村和菖蒲村公路、饮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支持;修建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头顶石村水池,解决头顶石村五组65 户、182 个村民的饮水问题;修建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乡村公路并为宜昌市点军区牛扎坪村安装太阳能路灯,大大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脱贫致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但是不得不看到,当前,很多贫困户在思想层面上没有高度的认识,“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认为扶贫,就是各个挂钩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给金钱、物资,自己不需要劳动,就享有好的生活。长江电力深刻意识到教育扶贫的重要性,因此在对库区周边村镇的帮扶上,长江电力不仅帮助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还在援建“文化基础设施”上下了大工夫。
2015年,长江电力三峡电厂援建的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建设项目位于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坝区移民大村),总面积560平方米,是典型的“文化基础设施”。通过对该村现有房产进行改造,并设置展厅、培训室和操作间,配备了60套课桌椅、5台电脑、教学电子显示屏等教学器材和配套设施,主要用于民间传统文化牵花绣培训、生产及产品展示。民俗文化培训传承基地有效解决了当地移民就业安置问题,后期可大大提高库区移民就业技能,并将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教育卫生帮扶,为帮扶对象提供智力支持和卫生保障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他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长江电力长期坚持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大力援建葛洲坝希望小学、向家坝电厂希望小学及爱心图书馆、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幼儿园幼儿多功能活动室,在重庆大学和三峡大学设立奖助学金资助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连续9年捐助 “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儿童”、向永善县人民医院无偿捐赠医疗救护车、药品库等,为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应急救护卫生保障。
位于秭归县屈原镇的葛洲坝电厂希望小学从建校以来就已深深烙上了葛洲坝电厂爱心的印记。自1993年以来,长江电力葛洲坝电厂连续 24 年援助葛洲坝电厂希望小学,助力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先后为该校捐赠体育器材、援建教学楼、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办公设备、多媒体教室等。其中,2015 年,葛洲坝电厂援助希望小学完成学校食堂改造,捐赠图书 400 余册 ;组织 25 名优秀学生代表来电厂参观,举办“承载希望放飞梦想”主题实践活动,感受水电文化。2016年,改造葛洲坝电厂希望小学学生食堂,通过添置、更新设备,大大改善学生就餐条件。
为支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激励在校学子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长江电力自2009年起在重庆大学设立“长江电力”奖学金,每年20 万元,奖励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另外还设置奖教金,一次性奖励在教学、科研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2010 年起,长江电力在三峡大学设立“长江电力”奖学金,每年奖励10 万元。目前已有200余名优秀学生获得奖励。
除了教育扶贫,长江电力心系贫困地区的“健康卫生”。云南省永善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分布有多种有毒蛇类,近5年被毒蛇咬伤病例达到300例,永善县各级医疗单位均未配置抗蛇毒血清药品,群众被毒蛇咬伤后得不到及时治疗。2016年,长江电力溪洛渡电厂捐助永善县人民医院建立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抗蛇毒血清药品库,定期更新药品,培训一定数量的医疗人员,提高抗蛇毒医疗水平,同时还向该医院捐赠一辆急救设备齐全、功能先进的救护车,应对突发医疗事件,大大提高紧急救护水平与治疗效果,为永善县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保驾护航”。
捐助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儿童”公益项目是长江电力长期坚持履行的品牌社会责任项目之一。2009年至2017年,为改变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的不幸命运,长江电力已连续9年捐助 “幸福微笑”公益项目,成功帮助500余名唇腭裂儿童获得手术治疗,切实帮助贫困家庭的唇腭裂儿童改变命运。
四、产业扶贫,激发帮扶对象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为使贫困地区产生内生动力,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变“你来扶贫”为“我要脱贫”,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2015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推进就业创业,发展社会事业,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不断打通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长江电力积极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探索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援建马湖乡大山坪村莼菜基地、夷陵区手工基地、点军区蔬菜基地等产业扶贫项目,推进贫困地区的现代产业化进程,带领脱贫群众走上逐步富裕的道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宜昌市点军区牛扎坪村,天然植被覆盖率高,光照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加之附近无工矿企业,尤其适合建设生态蔬菜基地。为促进库区移民就业,2016年,长江电力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对牛扎坪村开展全面帮扶,新建蓄水池、整修田间道路及沟渠,钢架蔬菜大棚、喷滴灌溉系统和灯光配置等设备也全部配备齐全。2017年,首批大棚蔬菜上市,为帮助受助移民拓宽销售渠道,长江电力以市场价回购绿色蔬菜,供给公司员工食堂。同时,为了让合作社和农户减少运输成本,公司员工食堂还安排专车接“菜”。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将绿色蔬菜销售出去。
此外,三峡坝区三斗坪镇南沱村生态蔬菜基地和宜宾县安边镇治和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也在长江电力的援助下,自 2012 年开始,长江电力三峡电厂为三峡坝区三斗坪镇南沱村建设并扩建高标准生态蔬菜基地,既为推动当地农民规模化种植、带动地方经济创造了条件,也拓宽了长江电力坝区员工餐厅蔬菜品种及供货渠道,实现企地共建互利共赢。2016年,长江电力向家坝电厂援建四川省宜宾县安边镇治和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投产后将有效提升当地农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并有望吸引青壮年返乡,实现当地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产业扶贫”真正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激发了帮扶对象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在2017年6月召开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5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庄严登上发言席,代表全球140多个国家,就共同努力消除贫困发表联合声明:“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长江电力将一如既往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秉承融入地方、造福百姓的理念,充分发挥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水利枢纽的防洪、航运、生态、补水等社会职能,立足实际,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切实帮助贫困地区实现有效脱贫,努力在中国反贫困斗争伟大决战的时代画卷上描绘“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布日期:2017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