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重庆三峡银行积极支持三峡库区发展

周滏是三峡库区的一名普通农民工,这两年带着资金和技术回家乡创业,急需20万元资金,因财务不符合要求,他跑遍了重庆万州所有大银行,都没贷到款。当他绝望之时,重庆三峡银行点亮了他的希望。

在对周滏公司进行详细考察之后,三峡银行通过“三品(企业法人代表的人品、产品、押品)三表(水电气表、工人工资表、纳税申报表)”非财务审查方法,认为其公司前景看好,于是在没有押品的情况下,为他发放了一笔小微企业贷款。周滏由此成为重庆三峡银行众多小微企业客户中的一员。

2008年2月4日成立的三峡银行,整体规模并不算大。小银行怎样有大作为?小银行如何践行更大的社会责任?重庆三峡银行通过积极支持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精彩的诠释。

机构网点全覆盖

三峡银行在长江三峡库区的机构网点覆盖面实现了100%,成为“库区银行”

在三峡移民迁建过程中,万州区被淹没的面积占三峡库区的70%。由于大量企业和移民搬迁,导致库区产业出现“空虚化”现象。移民政策执行以后,库区80%以上的企业被强行关闭、破产,而企业的风险直接转嫁给了银行,最终给银行造成了巨额损失。

由于大量的呆坏账出现,很多商业银行都把万州当作金融高风险区,纷纷紧缩贷款审批权限,没有金融的支持,万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

重庆三峡银行在成立之初,为了有效防止三峡库区“金融空心”,切实解决三峡库区金融网点少、金融服务面窄、金融服务力量弱、银行贷款投入不足的问题,着力统筹优化调整网点,采取搬迁、新设方式,通过以三峡库区经济中心的万州区为轴心,逐步向长江沿线辐射、向长江沿边延伸、向三峡库区周边扩展,从而使该行在长江三峡库区的机构网点覆盖面实现了100%。

截至2011年末,该行在三峡库区拥有支行网点25个,占该行支行网点总数的83.3%;该行在库区的各项存款、各项贷款、员工数量、结算量、缴纳税收等指标均占全行的90%以上。

实现多方共赢

为做好三峡库区金融服务工作,三峡银行主动贴近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

三峡银行通过实施政府、财政、企业、产品有效对接,创造了“多方协议+产品创新+特色服务”的模式实现多赢。例如在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如库岸整治、绿化长江、道路建设、移民园区等项目有一定的季节性,与中央预算的资金到位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这时候该行就用银行信贷资金对接项目建设,即暂时用信贷资金代替财政资金,实施“过桥”贷款。这样,该行不仅做到了风险可控,又加快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项目实施进度,还带动了库区交通、原材料、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三峡库区具有服务范围广、项目建设多、融资需求量大等明显特点。为了更加有效、更加深入广泛的做好三峡库区金融服务工作,三峡银行主动贴近客户需求,通过向上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优化信贷服务流程、加强银政(银行与政府)合作、开辟“绿色通道”以及建立完善限时办结、服务问责、产品研发机制,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提升服务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创新“银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向三峡库区龙头企业——重庆汇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2000万元,用于支持其在万州建设“瀼渡葡萄基地”、“太龙食用菌产业基地”两个项目,可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利润2500万元,带动5300多农户增收致富,解决库区1.4万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

理财产品帮百姓增收

为帮助库区移民创业兴业、增加收入,三峡银行创新推出理财产品,大打专属服务品牌

帮助百姓投资理财、增加财产性收入,支持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是重庆三峡银行服务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所在。

为此,三峡银行紧紧围绕三峡后续重点项目建设,瞄准库区移民创业兴业,在深入客户市场开展投资理财需求的基础上,先后成功推出了“库区创收”、“城乡统筹发展”、“美丽山水城市”、“财富快车”等四大系列18款理财产品,累计实现理财融资14亿元,直接帮助三峡库区老百姓增加财产性收入1.31亿元,深受广大移民欢迎。

三峡银行还在库区设立了3家小企业金融分中心,创新推出“小企业信贷快车”、“三峡小贷”专属服务品牌,专门为融资需求在1000万元以内的库区微小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金融服务。

截至2011年末,三峡银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56.82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余额的41.11%;该行现有小型、微型企业客户7955户,占全行对公客户总数的85.08%。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