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专访】绿色债券 金帆远航

杨亚接受记者专访谈三峡集团发行绿色欧元企业债券

  本网讯(谢泽)6月21日,三峡集团成功发行6.5亿欧元7年期绿色债券,票面利率1.30%,债项评级分别被国际著名债券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评为A1和A+,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德国稳达海上风电以及葡萄牙ENEOP陆上风电项目。这是三峡集团首次在境外市场发行绿色债券,也是亚洲企业规模最大的绿色欧元债券,债券在爱尔兰交易所上市。就此次绿色债券发行情况,《中国三峡工程报》记者对三峡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杨亚进行了专访。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此次债券发行情况以及债券交易亮点。

  杨亚:今年6月5日,三峡集团向市场公布了金帆项目2017年欧元绿色债券发行计划,债券发行路演受到了香港,新加坡与欧洲投资者的热烈参与,许多高质量的欧洲投资者给予了价格反馈以及早期订单意向。

  6月14日,债券承销团向市场公布了初始价格指引,本次发行抓住欧元利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的良好市场窗口,定价基准有所降低,发行息差进一步收窄,获得3.1倍超额认购。与2015年三峡集团发行的普通7年欧元债券相比,每年降低融资成本300万欧元,存续期间降低融资成本21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5亿元。

  记者:此次债券募集资金将用在哪些项目上?

  杨亚:此次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德国稳达海上风电以及葡萄牙ENEOP陆上风电项目,其中,稳达项目装机28.8万千瓦,2017年预计上网电量13.5亿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5万吨;ENEOP项目装机42.2万千瓦,2017年预计上网电量9.8亿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6万吨。这两项目均通过国际绿债独立认证,符合国际绿债原则。

  记者:投资者对三峡集团发行绿色债券反应如何?

  杨亚:本次6.5亿欧元绿债,除中国投资人以外,得到了来自德国、法国、瑞士、英国、意大利、挪威、荷兰、葡萄牙、西班牙、阿联酋、新加坡、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各方投资人的积极响应。三峡集团本次发行绿色债券,路演覆盖了绝大部分专业机构投资者,增加了投资者对三峡集团的了解,提升了其订单规模。本次发行前12位投资者中,欧洲投资者占了6位,与三峡集团上次发行欧元债相比,除了两家中资银行外,其余的顶级投资者都大幅增加的订单量,太平洋投资、挪威银行以及富达投资等高质量投资者更是在首次参与三峡集团发行欧元绿色债券便投下大额订单。

  记者:您觉得三峡集团此次发行绿色债券取得哪些成果?

  杨亚:本次发债主要有三方面的成果:一是取得良好定价水平。我们抓住较好市场窗口,发行完成后一周,欧元债券的市场定价基准MS就普遍上调,7年期债券固定利率1.305%(MS+93bp),实现了约8个点的负新发行溢价,收益率较2015年三峡欧元债券降低47bp。

  二是投资者分布合理。从地区来看以欧洲为主,分配比例达60%,从类型来看以基金为主,分配比例达59%,太平洋投资、瑞士邮政、挪威中央银行、富达投资、忠诚保险等重要投资者均投出0.5亿欧元至1.75亿欧元的大订单,超额认购倍数达3.1倍。

  三是绿色债券发行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国际投资者充分认可三峡集团坚持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方向不动摇,坚持现金流稳定与业务低风险的价值取向不动摇,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策略不动摇,赢得了中国、欧美、亚太等全球市场投资人的信任与赞誉,建立了三峡集团独特的、高评级的、绿色发展的国际市场信用。

  记者:您能否回顾一下历年来三峡集团在国际市场发债融资的情况?

  杨亚:国际业务的发展必须坚持在国际市场融资,必须讲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故事,必须建立自己的信用结构与品牌。三峡集团2012年、2014年先后发行两期美元、欧元私募债券,期限最长达到20年;2015年首次在欧洲、亚洲、美国公开发行全球美元、欧元双币种债券,成为第一家首次发行选择双币种的中国发行人;2016年再次成功发行美元公募债券,进一步巩固三峡集团作为中国企业高评级发行人的良好市场形象,扩大三峡品牌影响力;2017年首次发行欧元绿色债券。

  企业的品牌价值体现在信用评级,信用评级决定了能不能借到钱、用什么成本借钱,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能力。从信用评级来看,三峡集团凭借高度契合国家战略的业务布局及稳步增长的经营业绩,获得了国际国内评级机构高度认可。三峡集团是目前中国唯一获得两大国际评级机构主权评级的发电企业。2015年,穆迪和惠誉分别授予集团“Aa3”“A+”的评级结果,双双提升至中国主权级别;2016年,在国内外宏观经济放缓、部分国有企业信用评级遭下调的情况下,标普将三峡集团评级由“A”逆势调升至“A+”,充分显示了三峡集团在国家能源战略中日益凸显的重要地位,以及稳步增长的经营业绩和持续优化的财务指标。

发布日期:2017年0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