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老城:新生活中的“旧照片”


――蓄水之时探访丰都
□ 本报记者 王波
 从丰都县新县城乘船到对岸的老县城,仿佛穿越一条时光隧道:依照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新县城,有漂亮的楼房、宽敞的马路、颇具匠心的绿化和城市花园,一派生气勃勃。而一江之隔的老城已经被拆除成一片废墟,只见满地瓦砾和一栋栋空荡荡、破烂不堪的房子,就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新城与老城,就这样反差强烈地同时展示给人们,让人看着仿佛置身于梦幻。
 为探寻三峡水库蓄水到135米水位时,丰都“鬼城”会不会受到影响,日前记者在丰都县进行了采访。长江航道管理局丰都航道处的副处长陈仕平告诉记者:“丰都县与涪陵区一样,都在三峡库区135米蓄水水位末端,三峡二期135米蓄水对丰都县影响较小。”
 陈仕平告诉记者,截至6月9日下午,丰都县的长江水位是138米。他估算,到6月10日晚,当三峡坝前水位到达135米水位时,丰都县的水位将达到141至142米。这个水位离丰都县二期搬迁水位,即接20年一遇洪水淹没线158米水位仍有一定距离,“鬼城”暂时还不会被淹没。他介绍说,三峡大坝蓄水以来,丰都县的涨水并不明显,目前的水位仅相当于一次普通洪水。
 尽管如此,丰都新县城码头每天都迎来为数众多的看水的人。6月9日下午,细雨霏霏,丰都新城码头上仍然站着不少前来看水的人。在看水的人群中,只有一部分人打着雨伞,其他人视雨而不见,仍然在细雨中眺望着江面,议论着江水的上涨。当记者问他们以前有没有见过涨这么高的水时,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说:“以前发大水的时候,江水比现在涨得多。”看到记者脸上的疑问,旁边的一位老人向记者道出缘由:“虽然现在的水位对丰都人而言并不鲜见,但人们都很关心三峡大坝蓄水,因此都想来亲眼看看蓄水的情况。”
 有一些人是带着复杂的心情来看水的。今年已经62岁的陈朝福老人就是其中一位。1947年,当时年仅6岁的陈朝福永远失去了父亲。靠给有钱人家驾船谋生的父亲,一次驾船经过长江上出了名的险滩――秭归青滩不幸船翻遇难,连尸体都找不到。讲起父亲的故事时,老人竟忍不住掩面而泣。
 三峡工程修建起来后,险滩、恶礁将永远被江水淹没,长江航道将大大改善。以后在三峡行船就不会再发生父亲那样的悲剧了。望着一天天上涨的江水,陈朝福老人可谓百感交集。 

发布日期:2003年0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