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川江急,川江险,自古川江行船难;川江阔,川江美今日川江宜扬帆

□ 本报记者 于翔汉
 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对川江航运有何影响?带着这一问题,6月7日,记者从三峡工程坝址所在地宜昌市上溯三峡库区重庆市进行了短短4天的采访,途中所闻、所见、所思,远远超过了这一范畴。
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长江流至四川宜宾后,经重庆到湖北宜昌这一段称为“川江”。川江是历史上巴蜀通往东部的唯一水上通道。
 川江河段属于大型的山区河流,航道弯曲狭窄,水流湍急,碍航礁石密布,给船舶的安全航行带来极大的影响。
 在峡谷河段,如著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两岸山势险峻,悬崖峭壁,河床平面形态复杂,岸线极不规则,多急弯卡口,水流随山势迂回曲折,确有“山塞疑无路,弯回别有天”之势。由于水流长期作用,河床纵向下切,纵剖面呈锯齿状,最大相对高度可达60米以上。有的河段一束一放,呈藕节状,江面狭窄,一般宽约150米至200米,枯、洪水期岸线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在万州――奉节、黛溪――大宁河口为典型的宽谷河段,两岸山峰较低,或呈山地,沿岸有平缓的台地,呈阶梯状地形,支流、山沟较多,当山洪暴发时,大量砾石、泥沙被水流挟带成泥石流,堆积于溪沟口,形成扇形淤积体,以至堵塞江流而成为急流滩。
 当水位上涨之时,形成滑梁险槽,船舶航行非常困难,如巴阳峡河段、东洋子河段等。由于宽谷河段的河床断面多成“U”或“V”型,河槽的宽窄随河谷曲折而变化,一般宽约300米至800米,枯水最窄处仅102米,枯、洪水期河床有明显的分界线,岸线变化也较显著,如巴阳峡河段枯水期宽仅100余米。
 在宽浅河段,如万州以上河段,因地处丘陵地区,河谷较为开阔,两岸地势较宽谷河段低矮,谷坡平缓,偶间有短捷的峡谷地段。然航道多有江心洲、边滩和礁石,枯水期无急流滩,但多弯、窄、险、浅航槽。
 说起川江的特点:一是落差大,重庆至宜昌,水位落差120.5米;二是流速急,洪水期平均流速为每秒3.17米,急滩一般为每秒4到5米,有的地方甚至达到每秒近9米;三是流态紊乱,川江因受大小峡谷的约束,以及石嘴、石梁、石盘、暗礁的影响,水流结构复杂,形成急流跌水,泡漩乱流,滑梁水、扫弯水、夹堰水等众多流态。这些特点,使得川江对船舶航行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危害。
 重庆民生轮船公司总调度室主任古启鸿告诉记者,培养一位能在川江航行的合格船长至少需要10年。
三峡蓄水改写川江航运历史
 站在飞速疾驶的水翼飞船上,享受劲吹? 慕?纾?猿E苷庖凰?虻募钦呃此担?钪惫鄣母惺芫褪墙?砹恕⑺?毫恕⑾仗膊患?了,船行更快了。无疑,三峡大坝蓄水至135米乃至最终实现蓄水至175米水位后,川江航道将发生历史性的改变,真可谓旧貌换新颜。
 蓄水至135米水位后,三峡库区峡谷河段水深加大显著,虽然江面宽度增大有限,河道依然弯曲,但因两岸山脚、岸嘴、突出的巨石等被淹没,航道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变。
 在宽谷河段及宽浅河段,现有的急流险滩将被淹没消失。因险槽河段如巴阳峡、东洋子、磁庄子等河段的石梁和石盘被淹没,使得这些河段一跃成为可顺利过船的优良河段。如巴阳峡河段蓄水前河宽只有100余米,蓄水后变为1000余米。
 在川江航道,素以浅、险著称的忠州三湾、臭盐碛等在蓄水后,因航道变得顺直,江面变宽,江水流态得到很大改善。以往这些被列为控制船舶通行的河段,现已撤销了控制。
 那么,待到三峡工程坝前水位达到175米后,川江乃至长江的航运情况又将如何呢?
 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助理王小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峡工程蓄水175米水位后,坝前水位将抬高100多米。水深的加大,可使川江中的险滩、险段消失;江面的拓宽,可使控制单向航行的区段能够实现双向航行;而回水可改善大坝上游570到650公里的航道,在这一区段内的航道可以通过万吨级船队,并可直达重庆市九龙坡。
 除了三峡大坝上游航道将发生巨变外,三峡大坝至武汉之间的航道航运条件也将显著改善。三峡工程蓄水以后,可以调节枯水期的下泄流量,每秒增加下泄流量1000立方米至2000立方米;增加航深0.5米左右,从而使荆江河段中的一些险滩消失,这将显著改善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
 王小毛还介绍说,目前,长江的年通航能力大约在1000万吨左右。三峡工程建成以后,其年通过能力将升至5000万吨,相当于增加了4倍;运输成本可降低35%至37%;对大型轮船而言,宜昌至重庆之间的航程可以缩短约6小时。
 三峡工程实现蓄水135米,使得使用了数十年的川江航道航标灯退出江湖,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卫星定位航标,它们将确保蓄水后川江航运的安全。目前,在长江重庆航道管理局所辖600多公里川江航道上,514个航标均已实现了卫星定位,且已全部安装好。
 三峡工程实现135米水位蓄水、三峡永久船闸实现试通航,不仅使“长江入川行舟难,冬春枯水季节长,轮船数月不通航”成为历史,也使因修建三峡工程而派生出的? 叮诽於虾匠晌??史。
三峡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日益显现
 6月10日夜里10点,三峡大坝坝前水位达到135米高程。
 有人说,135米水位是三峡工程从投入到产出的分水岭。三峡工程蓄水至135米水位后,三峡工程的效益才开始显现。
 然而,135米水位蓄水给千里库区人民带来的是什么?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事实是,蓄水前的三峡江段,江面宽度一般不超过1000米。蓄水至135米高程后,大坝以上将形成400多公里长的河道型水库。许多地段的江面宽度将增加到3000米左右,形成蔚为壮观的峡间平湖。
 全长192公里的三峡画廊以雄险著称。由于三峡绝壁的海拔高程一般都在千米以上,水位抬高数十米,峡谷感不会减弱,而峡间平湖的出现,将使雄奇险峻的三峡更添秀色。蓄水到135米后,三峡沿岸原有主要景点基本没被淹没,而三峡平湖河岔增多,岛屿密布,将出现许多新的景观。
 在三峡河段,像神农溪那样的小溪流有10多条。由于水浅,游船无法进入溪流深处。而今,游船可以开进溪流深处,欣赏更为神秘的风光。
 这些景观的变化,首先带来的是旅游业的新商机。有专家认为,在未来的10年里,以“新三峡”旅游为龙头的“三峡旅游经济圈”,将通过发展三峡库区旅游特色经济、加强区域协作等投资开发为主的投资,逐步成长为以三峡品牌为龙头,以观光旅游产品为基础,以生态与度假旅游、移民文化旅游、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体验旅游、科学考察和探险旅游等生态化、个性化和专题化的多元旅游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旅游区。
 蓄水至135米水位之后,长江三峡航运条件发生了直接的转变:江水变缓了、变深了、变宽了。水涨商机现。重庆航道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此长江行船油耗将减少,载重吨位将增加,万吨级船队将可以直接停靠重庆港。据测算,蓄水后长江航运的成本将从目前每吨公里0.03至0.04元的基础上降低36%左右,远远低于陆路运输每吨公里0.5元左右的成本。长江航运将拥有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
 目前,一些航运企业已将目光投向这条“黄金水道”。由于重庆将成为西部地区的一个出口重镇,目前重庆市各大轮船公司纷纷更新设备。大型民营水运企业民生公司正在新造集装箱船。看到长江未来航运形势的分析报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最终选择了长江上游大城市――重庆作为其进入我国市场的根据地。长虹、五粮液两大集团也有意将产品大批量改走长江水运到上海出境。抢滩重庆的全球货运企业日本邮船 公司则认为,把重庆到沿海的内河航运生意揽到手后,从重庆出口的货物经过上海可直达海外,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节约了成本。
不容忽视与刻不容缓
 当我们为实现135米蓄水后所带来的变化而感到欢欣鼓舞时,当我们为三峡船闸试通航成功而欢呼雀跃时,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又是那样刻不容缓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随着水位的上涨,大量的漂浮物也从库区顺流而下,这一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势必会给三峡机组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更为严重的是,这一问题解决得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到长江水质。
 对此,重庆市政府常务会在6月2日通过了有关环保规定,在城市范围水域内严禁乱抛废物、乱倒垃圾、乱扔动物尸体等,违反者将被处以罚金。此外,三峡库区各县市也派出专人,在所辖江面上打捞漂浮物。
 而川江航道在蓄水后的安全问题,也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有消息报道,截至6月6日,在三峡大坝正式蓄水5天以来,三峡库区航道内已发生海损事故21起,7人在江中遇险,3人失踪。其中,“渝强2号”采沙船6月4日在长寿水域倾覆,所有人员全部落水。长江重庆航道局三峡蓄水现场指挥部的负责人分析说,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水流减缓后导致船员思想麻痹。
 当我们与自然对话时,我们将如何与自然和平相处?这既是老话题,也是新话题。让我们深深思考,不断探索。
 

发布日期:2003年0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