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绩优蓝筹新航母乘风破浪正当时

□ 本报特约记者 钟 言
 “绩优蓝筹新航母,乘风破浪正当时”,唯有长江电力有这样的机遇和气势。长江电力在我国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之际应运而生,三峡机组在全国电力供需形势紧张、经济良性高速发展之机投产运营,并且政策上得到国家的全力支持,长江电力发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长江电力必将凭借较低的发电成本、高速扩张的资产规模和可预期的持续增长赢得证券市场青睐。
依托三峡工程 发展优势明显
 电力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自2002年以来,全国用电大幅度增长,电力供应趋于紧张,甚至全国十多个地区还出现了缺电现象,2003年上半年发电量同比增长15%,预计未来几年内全国仍将处于缺电状态,电力行业发展形势一片良好。
 水电有环保、清洁、发电成本低等优点,积极支持发展水电,是我国电力发展重要战略。我国计划到2015年水电装机要达到1.5亿千瓦,水电资源开发率将由目前的17%达到40%,成为世界第一水电大国。水资源极为丰富的长江,其水能蕴藏量近2.68亿千瓦,可开发量约1.97亿千瓦,堪称“水电富矿”, 因此,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和经营长江水利资源是一项前途广阔、意义深远的伟业。
 三峡工程历经上百年的魂牵梦萦、40年的民主论证、10年的科学施工,三峡工程建设目前已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步入收获的季节。三峡工程建设从1993年开始施工准备,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到1997年11月8日实现大江截流,2002年11月6日枢纽工程导流明渠成功截流,2003年6月下闸蓄水、船闸通航,2003年7月首台机组已正式并网发电。
 三峡工程的建设成就了长江电力,也将为长江电力未来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依托三峡工程建设和国家政策的支持,长江电力将实现持续的收购兼并和规模的扩张,显示出显著的发展优势,并将成为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公司。
电力行业龙头 股市大盘蓝筹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理念正逐步向价值投资转变,大盘蓝筹股因其业绩稳定增长,流动性好,相对风险低,投资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同,大盘蓝筹股将成为价值投资的典范。
 长江电力通过资本运作实现“扩张――增长――再扩张――再增长”的良性循环,将迅速成为中国市场较大的蓝筹股。
 长江电力拥有丰富且优质的可收购资源。建设中的三峡电站设计安装26台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 大的水力发电机组,工程计划于2009年全部完工,除2006年投产2台机组外,2003年至2009年其他年份每年计划投产4台机组。
 长江电力收购4台三峡机组后,成为国内A股市场股本规模最大的电力公司,总装机容量和权益装机容量均为551.5万千瓦,权益装机容量仅次于华能国际;拟收购的三峡电站未来可预期的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届时长江电力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大盘蓝筹股新坐标。
发电成本较低 竞争优势极强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竞价上网成为必然趋势。竞价上网实施后,只有发电成本在市场中处于低位的企业,才能保持良好的盈利空间和盈利增长能力。长江电力由于水电发电成本低的特点,在市场中处于发电成本最低的行列,在未来实施竞价上网条件下,将越来越显示其竞争优势。
 据2001、2002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计算,五大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单位主营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发电量)在0.088元/千瓦时--0.215元/千瓦时之间,长江电力单位主营成本低于这一水平,葛洲坝为0.034元/千瓦时左右,据预测三峡机组不高于0.07元/千瓦时。因此,在发电企业长期来看利润空间难以扩大甚至被逐渐压缩的情况下,长江电力显著的成本优势使其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障盈利水平,显示出价格和成本竞争优势。
西电东送中枢 电量消纳确保
 目前全国装机容量缺口约为2000万千瓦。据预测,按年平均6.6%-7.0%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1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27000亿千瓦时左右,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将达6亿千瓦左右。届时,如果长江电力已全部收购26台三峡机组,那么长江电力占全社会用电量和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例也分别只有3%左右,而中国经济可预期的持续高速增长,电力需求也将高速增长,中国电力市场完全有能力消化长江电力的电量。同时,长江电力还是西电东送中枢,西电东送的直接需求也保障了电量消纳。
 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形成中部通道,是国家规划的三个西电东送的通道之一,随着长江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将有数千万千瓦的电力通过中通道送往华中、华东和福建以及广东等地区。三峡工程正是这条通道中的关键工程,三峡电力将通过通道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送出,形成横贯东西、覆盖南方的目标市场。
 长江电力的电量消纳还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计委经长时 间的研究和协调,确定了三峡送电方案,根据“最大限度发挥发电效益,尽可能不弃水或少弃水”的原则,划定华中四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华东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以及广东省等为消纳范围,而这些地区都存在缺电现象。目前长江电力与各受电地区的2003年购售电合同已正式签定。
 长江电力发电的季节性特征,正好满足了电力需求的季节性波动,长江6?9月份是水资源丰富的时期,而从电力市场的需求来看,每年的6至9月份也正是用电的高峰,长江电力发电的波动特性基本与市场的需求特性互补。长江电力的电量消纳不仅在总量上、而且在结构上具有更加乐观的市场保证。
规模快速扩张 业绩持续增长
 长江电力是三峡总公司目前唯一从事电力生产的控股子公司,而三峡总公司拥有大规模优质发电资产,三峡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计26台机组。而长江电力上市之初仅为4台机组,未来还将持续收购三峡工程陆续投产的其余22台发电机组和其它优质发电资产,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业绩的稳定增长,并成为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供应商。
 基于购并扩张的外延式增长,和基于机组发电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的内涵式增长,将为长江电力业绩持续增长提供保障。同时,葛洲坝电站和三峡电站适用增值税优惠政策,葛洲坝电站自2003年1月1日起、三峡电站自发电之日起,电力产品增值税税负超过8%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也有利于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规模与业绩的持续同步增长,使长江电力有能力给投资者以稳定增长的回报。同时,长江电力承诺采取以现金分红为主的股利分配政策,现金分红原则上不低于公司当期实现可分配利润的50%,让投资者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分享长期投资的收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江电力将随着三峡工程深入建设,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茁壮成长,长江电力不仅将成为中国电力企业的巨无霸,在世界电力企业中也将占据重要的地位,显示出优秀的盈利能力和优厚的投资回报能力。在我国证券市场向价值投资理念回归的同时,具有稳定成长特征的长江电力将以其清洁型能源的内涵和雄厚的基础实力,为中国证券市场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并最终发展成资本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盘蓝筹上市公司,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发布日期:2003年11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