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东方电机:你准备好了吗


东方电机:你准备好了吗

――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桥访谈录

□ 本报记者 王久兴



  记者前言

  12月2日,记者从国务院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与参建单位座谈会上获悉,与土建工程快速推进的形势相比,三峡水轮发电机组制造的质量和工期压力已逐渐显现出来,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影响到工程总体目标按计划的实现。由此,人们产生了这样的担心:三峡工程机组制造的工期能够得到保证吗?国内水电设备制造企业能否制造出具有国际一流质量的水轮发电机组?

  带着这样的疑虑,记者采访了右岸机组两大国内制造商之一的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桥。韩总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三峡工地,接受了质量检查专家组对产品制造质量和交货工期安排的意见和建议。

  左岸电站9号机转轮何时可以交货?

  记者:三峡左岸9号机转轮由东方电机公司分包制造,但在制造期间,由于下环铸件质量问题而遭到拒收,最终导致9号机推迟一年投运。根据新排的工期计划,9号转轮预计何时交货?

  韩志桥:VGS水轮发电机组合同中的三峡左岸9号机转轮由东方电机公司分包制造,其中上冠、下环和一个叶片的铸件根据安排由其它指定厂家提供。由于下环铸件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主包商建议三峡总公司拒收下环铸件。重新订货的下环于近日才运抵东电,距明年9月底交货,仅有10个月的时间来进行组装、焊接、加工和运输。

  三峡左岸采取的机组招标方式本身包含着提升发电设备国产化制造水平的要求,东电、哈电是三峡左岸机组招标的最大受惠者。

  对9号机转轮,东电将按照和三峡总公司协商的工期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目前,东电已经安排了专题计划,也采取了特殊的措施,在工厂24小时不停地加工。我们将在过去540天完成一台转轮的基础上,打算用270天时间完成9号机转轮,尽最大努力保证9号机组在明年底投产。这是我们现在能够做到的

  记者:用过去一半的时间来完成一台转轮制造,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证?

  韩志桥:现在只有这一半的时间了,要不然这台机组明年就发不成电了。9号机下环已经在11月23日到厂,于12月10日开始焊接。转轮的质量标准不会降低,我们不会降低质量标准来满足工期要求。前不久东电与BV监造代表一起建立了一套快速反应机制,遇到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问题立即处理,不在环节交 往中耽误时间、不因为工作上的扯皮或者在书信来往中耽误时间。目前9号机转轮制造是按明年9月30日发货到现场的计划安排,没有退路可走。

  为确保制造质量,我们一方面是加强焊工培训,增加焊接设备,原材料的准备,场地、工位,与相关的配套部门实现质检的配合,工艺技术配合,生产服务的配合,与监造代表协作,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反应机制。工厂里面三峡转轮加工24小时不停工,部件始终处于焊接或是加工状态。

  东电能够确保右岸水轮发电机组的制造质量吗

  记者:您曾说过,右岸的机组一定会比左岸的机组做得好。这个“好”字如何体现?

  韩志桥:所谓的“好”是从质量上要比左岸好,性能上要比左岸好,从制造的角度来讲,更体现东方的特点。这个“好”应该不光是有利于安装,也要有利于调试,有利于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

  实现这个“好”怎么把握。一是东电有可借鉴的经验。在左岸机组制造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因为没有知识产权我们不能改外国人的设计。现在右岸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就能改,使得在结构方面、制作工艺方面、技术方面能够更加优化。

  记者:做三峡项目必须有符合三峡项目要求的质保体系。东电的质保体系是否还有一些薄弱环节?您在向质量检查专家组汇报中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保证三峡设备按期交货。那么对这些社会资源的利用如何确保不再出现类似的质量事故?

  韩志桥:这几年市场形势好转,东电业务量急剧增加,要确保三峡左右岸设备按期交货,就势必有一批部件要分包给其它的供货商。目前,资质较强的发电设备厂家制造任务量全部都是饱满的,剩下的可能是过去没有做过这方面产品的企业。对这些可能分包出去的合同的质量控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东方电机在保证交货期方面采取了四个措施:一是提高自身的能力,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来提高产出能力。二是改变了原有的机制,把我们员工的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将工作的质和量与收入挂起钩来。三是我们扩大了厂房,增加设备,设备的技术数控化水平得到提高,同时提高了能力和质量,数控化水平对质量做出了保证。我们的一个目标就是三峡右岸机组做的比左岸更好,左岸设备制造中中国人和外国人干的没什么区别,特别是在大的质量问题方面东电和哈电都能够控制。9号机组下环是一个特例,因为它不是按正常程序来操作的项目。在三峡电站,我们已经投产的一台机组应该是非常漂亮的。
 

  现在工作的薄弱环节就是如果我们不利用社会资源,完全满足三峡项目供货时间要求就很困难,但是利用社会资源,面临的一个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培训。合同还不能完全替代质量控制。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杨清在讲话中也提到了合同关系问题。过去是按合同控制质量,现在提到要变成一个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把制造厂和所有建设队伍都纳入到一个大的质保体系里面作为一个环节来管理,这样才能让使用单位和制造单位充分地沟通了解,从而加强制造过程的透明度,这样有问题就能随时发现,随时控制和随时改进。

  记者:在消化国外的技术方面你觉得还有哪些不足?还有无技术上的难题未解决?对于产品的质量管理有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韩志桥:从技术引进消化这方面来说,东电通过三峡左岸混流式机组的制造和安装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等水平。三峡的右岸招标通过这次水力设计应该能够反映出来:左岸机组招标时,水力设计验收时由于稳定性的问题只是勉强获得通过;右岸招标时,我们在技术上除满足招标的要求外还有一定的进步,所以我们不仅仅是引进和消化、吸收,同时我们还在改进、优化,在右岸的机组制造上可以做得比左岸更好一些,因为我们既有左岸机组制造的基础,也有我们过去摸索出来的独到之处。

  应该说通过左岸电站招标进行技术转让,制造技术上的难题基本上都解决了,纯粹凭制造能力来说哈电、东电不比世界上任何一家逊色。我们过去差的是软件开发技术,通过三峡左岸技术的开发、引进与完善,我们现在设计的机组更优越,更适合中国电网运行的特点。在质量方面,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获得了ISO9000质量认证,前年也获得了ISO2000版的认证。目前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把我们的产品长期、稳定地处于一个水平。为此,当前就是要建立健全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尽量杜绝漏洞,尽量减少人为的因素,提高我们员工队伍的素质。这次专家组提到的三十几个问题,多数都是由于在细小的问题上员工粗心,或者考虑不周造成的。在质量保证体系上,我们健全了检测专业组,光电的、激光的、红外线的检测手段非常全能,而且我们的数控设备通过了这么多年的改造以后能力提高得很快。我们采用的质保体系和西方国家用的体系是一样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怎么把国际化的技术要求和质检标准,用一个有效的程序落实、执行好。

  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质量保证体系。一是怎样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怎样采取措施快速处理;二是成立三峡项目组,项目? 涸鹑擞晒?玖斓祭醇嫒危?繁3鱿治侍饽芄豢焖俚卮?恚蝗?是加强与三峡的监造代表与业主方的沟通。

  东电承担的右岸机组能确保按时供货吗

  记者:这次来三峡工地能谈谈您的感受吗?

  韩志桥:这次来工地接受质量专家组的批评和建议,使我更加深切地体验到了所承担的三峡机组制造的责任与压力,感受到了工地上的高效率和快节奏的气氛,回去以后我们将对工期做一些适当地调整。

  应当说我们在思想认识上一直是把三峡项目放在第一位的。三峡无小事,这一点全公司都清楚。但在这里感受要直接得多。我们手上有很多合同,在工期安排的优先次序、重要程度上,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没有做到100%。

  记者:我们注意到,东电手中的订单已超过100个亿。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保证三峡机组的供货时间?您是否能谈谈东电拟调整供货时间的原因?

  韩志桥:三峡工程土建工期比原计划工期提前了一年,给机电制造和按期供货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同时,右岸机电产品要求的工期与左岸相比大大压缩了。从制造工期来说,东电1997年签订的左岸合同现在还在制作,前后跨越了七八个年头。而今年三月份签订的右岸合同阶段就提交了尾水、锥管和肘管图纸,应该说现在工程进展较我们的工作安排来说快了许多。但是,我们现在确实是面临着市场上的压力,全世界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很快,特殊材料的资源又是非常有限的,国内市场是这样,国际市场也是这样。按合同,明年的五、六月份右岸第一台机组座环就要交货,但现在原材料还没有到场,后期的生产压力是非常大的。中国的水电、火电建设目前都处于历史最高峰,东电和哈电两个厂要干八五期间全国一年的产量。为此,这几年我们的设备投入很大,仅2003年就投资了一亿五千万,今年投资了一亿八千万,都是用于扩建厂房增加设备。尽管如此,生产能力的提升也有一个周期,而且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无休止地扩大生产规模,必须根据市场的长远发展考虑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确实感受到了交货的巨大压力。

  记者:右岸机组制造能否保证按合同供货?

  韩志桥:这不是由我一家说了就算数的。我说的最后结果是和用户协商达到用户满意,我只能承诺我们的交货不会对发电工期造成影响。

  三峡工程催人奋进,逼人奋进。我们的制造质量和供货进度肯定不会影响三峡工程的发电工期。我不能因为东方电机的某一个部件影响到工程的总计划,这个话我认为是说到位了。
 

发布日期:2004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