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川江炸礁第一爆炸响破中没影响航运


川江炸礁第一爆炸响

爆破前小炮驱鱼,爆破中没影响航运



  本报讯(记者 彭宗卫)“5,4,3,2,1,起爆!”10月30日中午,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川江炸礁第一爆在重庆涪陵区北拱渡口一公里外的剪刀梁炸响。

  剪刀梁位于涪陵区龙桥镇上游一公里外,是一道从北岸伸入长江的石梁,明年库区蓄水后,剪刀梁前端约320米、宽45米的突嘴将会碍航。这次颇受外界关注的第一爆爆破点选在剪刀梁的中部,在1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布置了67个炮眼,共放置737公斤乳化炸药,爆破效果非常理想。

  据介绍,三峡工程将在明年汛后水库蓄水至156米,随着水位的抬高,长江上游涪陵剪刀峡至铜锣峡90公里河段内的部分礁石将被淹没,成为水下碍航暗礁,影响船舶航行安全。为了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由交通部和中国三峡总公司分别投资4155万元、5445万元,对分布河段内的14处29个碍航点的83万方礁石进行炸除。整个炸礁工程将于明年5月20日前完成。届时,航道水深将由现在的2.9米提高到3.5米,航宽由60米提高到150米,达到一级航道标准。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时,可满足万吨级船队通行。

  炸礁工程由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承担施工。据该局副局长鲁静介绍,这次炸礁是建国以来在同一个枯水期内规模最大的炸礁工程,预计将消耗炸药500吨。

  这次大规模的爆破前后,人们对爆破将对环境和水生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十分关心。据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做出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明,炸礁施工点处于荒滩野外,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长达90公里的14处炸礁河段,都没有珍稀濒危水生物的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为了减少对一般经济鱼类的影响,施工单位全部采用没有毒性的乳化炸药,并且每一次爆破前都先用雷管小炮驱鱼。为了减轻起爆时冲击波的强度,施工中普通采用先进的钻孔爆破和延时爆破技术。

  这次剪刀梁炸礁在长江海事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前后只对作业区上下的船舶禁航约10分钟。



  图为起爆的一瞬间。 本报记者 彭宗卫 摄
 

发布日期:2005年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