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序开发水电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
□ 本报记者 吴豪强 韩健
5月8日,“中国水电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在论坛举行期间,本报记者就水电开发面临的难点、热点及如何更加科学有序地开发水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
记者:水电是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但为什么会有人总是提出反对意见?这些人是对能源的需求和结构有不同意见,还是跟着某些国外的声音人云亦云?
张国宝: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当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能资源,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已经达到26.5亿吨标准,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相对来看,我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不高,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到本世纪中期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能源需求必将持续增长。
水能是开发技术成熟的可再生能源,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上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是发达国家水电建设的高峰期。目前发达国家的水能资源已基本得到开发。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能开发的水能资源70%以上都开发了,而我国的水能资源丰富,但真正开发的只有20%多一点。
前几年有一种舆论:认为发达国家现在在拆大坝、拆水电。这种看法也见诸于媒体、报端。我想请有关人士了解一下国际水电发展,实际上像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30年代时,他们水电开发的意识非常强,很多著名水电工程都是在那个时候建设的,至今还起着巨大作用。从美国开始建大坝到现在,已经有了100多年,有的水电站是上世纪30年代建的,到现在已经快将近80年。当时建设的历史条件和我们现在也不一样,有不少是小水电,或者是有些大坝建筑质量已经到了寿命。所以,他需要更新,并不是不需要大规模水电。有些人一看就误认为是人家是在废弃水电,是在拆大坝。其实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他们是在拆一些小的、废旧的水库。这个很自然,我国也一样。并不是说国外有一个潮流,不搞水电。因此,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是讹传。
我国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理论上蕴藏量6.9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6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约4亿千瓦时,年发电量1.75亿千瓦时。如果按重复使用100年计算,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量约为600亿吨标准煤,占我国常规能源资源剩余可采能源40%,是仅次于煤炭资源的我国第二大能源资源。我国水能资源相对集中在长? ?⒔鹕辰?⒀怕⒔?⒋蠖珊印⑽诮?焖?印⒒坪优??却蠼?蠛痈闪鳎?煽?⒆盎?容量约占全国可开发量60%。我国60%水能资源集中在这些大江大河中,有利于建成大型水电基地,这是优点。
因此,虽然近年来我国水电开发进程明显加快,但是总体来说,我国水能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继续加强水电建设和管理工作,合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是保障我国能源的重要措施。
记者:我国水电开发面临哪些难点、热点问题?
张国宝:进入新世纪,水电发展在突破技术和资金的约束之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水电建设依然还面临着移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等很多问题。
水电建设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移民问题。做好移民安置工作,是确保水电顺利建设的条件,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普遍存在着重工程、轻移民的倾向,水利水电建设留下了不少移民问题。移民搬迁之后,生产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移民问题不断出现。虽然新建水电站移民补偿标准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移民对安置的预期值也在增加,再加上有些移民对政策理解有偏差,移民安置工作难度反而增加,移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水电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由于水电建设必然要截断河流,雍水存库,会淹没一些生物资源,会改变一些水生生物生存环境,不可避免会改变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支持水电建设的人认为,水电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因为水库可以形成水面,增加湿地,改善周围生物的生存条件。反对水电建设人认为,水电建设淹没了陆生生物,改变了生物生存环境,是在破坏生态。因此,在现代人们环境意识比过去强很多的情况下,水电建设者要客观评价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多考虑电站建好以后对环境的影响和对环境的补偿。这就是如何处理好水电建设与生态环境的问题。
上世纪,国际上曾经出现过否定大型水电开发倾向,但世界各国专家经过反复调查、研究、争论,特别是全球减排温室气体新形势之下,2002年国际可持续发展高层会议一致通过:要支持在发展中国家开发水电的行动计划。2004年10月北京水电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强调,水电是重要可再生能源,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当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外反对水电建设的舆论仍很强,给水电认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新形势之下水电建设的又一项重要任务。要想让社会接受水电开发? ?么蠹抑С郑?乇鹗撬?缯局鼙呔用竦闹С郑?颐强赡芤?ǜ?多力气进行水电建设的一些教育和宣传。
记者:如何解决水电开发与移民工程的问题?如何尽可能地减少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张国宝:要切实加强移民工作,使水电建设和移民利益更好结合。移民工作是水电建设工作重中之重,移民稳则建设顺,移民富则水电兴。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新的移民条例和后期扶持政策,为做好水电建设移民工作和解决移民遗留问题创造了条件,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新老移民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各有关方面应该高度重视移民工作,重点做好这些工作:充分利用好现有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因地制宜,多渠道解决移民遗留问题,确保移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保持库区稳定;切实做好新建电站移民前期工作,移民相关工作要以主体工程同步开展;要切实落实好国家有关移民政策,对于移民人数较多的水电站,可以考虑提前搬迁一部分移民;加强移民研究,在现有移民政策框架之下,根据各库区实际情况创新移民工作思路,切实解决好移民问题,实现移民的长治久安。
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已建水电站在促进生态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部分地方存在不顾生态环境过度开发的问题。为了促进和谐发展,要根据各个流域环境承载能力,水电开发现状和潜力,结合全国主题功能区规划,开展水电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河流区划工作,并不是有水就开发。要完善水电环境保护的技术规范,建立健全环境友好水电的评价指标体系,严格水电项目的环境评价制度,加强水电站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和监管。
记者:如何深刻地认识水能资源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更加科学有序地开发水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张国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有序开发水电,促进水电又好又快发展。除了认真做好移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问题外,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水电开发,转变水电发展理念。水能资源是我国重要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好水能资源是增加能源供给,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优先发展水电,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针。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成3亿千瓦装机容量的目标。根据水电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水电开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从单纯工程水电转变生态水电,从纯粹技术工程转变到社 会工程,更加重视移民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把水电开发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程建设和地区近来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保护生态和维系河流健康生命角度,对于一些支流上增加能源供给作用不大的中小水电开发,除电网无法延伸的地区需要建设小水电以满足当地用电需要外,今后要严格控制。对于大江大河干流除现有规划已规划的项目外,原则上不再调整规划新增水电和水电站,也不应调整各类保护区以实现个别梯级电站开发。
要客观公正做好水电宣传,为水电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最近有些报刊刊登一些文章对水电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有些很尖锐,有些看法也很片面。我认为,水能资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这个定义不能变。有人甚至想否定这个,我不赞成。同时我也反对将水电妖魔化倾向。近段时间以来,西方一些媒体对我国水电开发有不少不实报道,或者是有意夸大一些问题。我认为,如果没有媒体监督,水电开发中的很多问题不能暴露出来,我们欢迎媒体对水电进行宣传和报道,包括善意的和实事求是的批评,以便公众全面、客观地了解水电开发和开发带来的利益。但是我们也希望,媒体和记者在考虑报道这些问题的时候,也能够多看看、听听不同意见,更多了解一些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全面地进行宣传和报道,不要道听途说。
水电开发建设者也要切实加强舆论宣传,既要宣传水电基本知识,也要宣传水电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既要宣传水电建设成就和对环境影响的有益方面,也要客观报道水电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形成促进水电和谐、有序发展的良好氛围。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