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为我国节能减排做出突出贡献
发电通航效益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7000万吨
本报讯(记者 彭宗卫 通讯员 陈敏)据6月5日中国三峡总公司发布的2007年环境保护年报显示,自从三峡工程发挥发电效益和通航效益以来,积极开展包括节能项目开发在内的各项节能减排工作,努力促进向低碳经济转变,累计发电量和蓄水降低的通航能耗,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7000万吨。三峡工程为我国节能减排做出突出贡献
2003年11月三峡工程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截至2008年6月1日,三峡-葛洲坝枢纽水电站累计完成发电量3112.3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11702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647万吨。三峡-葛洲坝枢纽水电站还通过优化调度进行节水增发,进一步发挥枢纽电站节能减排效益,截至2007年12月31日,枢纽水电站累计节水增发电量为143.52亿千瓦时。
2004年三峡工程成功蓄水后,提高了长江航道通航能力并降低了航运成本,为中国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蓄水后至2007年底,三峡枢纽通过货物总量为19784万吨,因蓄水降低的通航能耗约28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63万吨。2004至2007年三峡枢纽增加货运量累计12584万吨,与相应公路运输能耗相比,节省约410万吨标准煤能耗,相应减排约1000万吨二氧化碳。
作为三峡工程的业主单位,中国三峡总公司坚持以大型水电开发和运行为主的清洁能源集团的战略定位。在规划的水电项目和其它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在白鹤滩、乌东德和小南海水电站的前期工作中,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切实进行能源和资源节约规划;在三峡工程及金沙江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响水和慈溪风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面落实国家审批文件要求的污染控制和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控制了施工区各类污染物排放和水土流失。
中国三峡总公司还积极探索新的节能项目的开发。如积极开发风电项目,努力推进核电项目,探索在大型水电项目库区开展循环经济产业试点,跟踪生物质能利用,研究参与国家重点节能工程如石油替代项目(煤化工、煤制油)的开发建设等。目前,中国三峡总公司浙江慈溪风电场6台1500千瓦风电机组的成功投产发电。
最近,响水风电CDM项目协议签订工作也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三峡总公司成功实现将温室气体减排量转化为经济效益。
发布日期:2008年06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