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中国水电人在尼罗河上的创举

□ 本报特约记者 金哲平
麦洛维大坝工程被誉为苏丹的“三峡工程”。


参加发电仪式的人群打出“向中国政府和人民问好”、“中苏友谊万岁”的亲切标语。



  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的两大支流――白尼罗河与青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会合后成为尼罗河干流,然后蜿蜒北上向埃及流去,最后注入地中海。由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作为牵头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组成CCMD联营体承建的麦洛维大坝工程就坐落在喀土穆以北450公里、埃及以南400公里处的尼罗河上,是尼罗河干流上继埃及阿斯旺大坝后兴建的第二座大型水电站,也是苏丹乃至非洲目前在建的最大水电项目,被誉为苏丹的“三峡工程”。2009年3月3日,麦洛维大坝工程落成发电仪式在工地现场隆重举行。随着苏丹总统巴希尔宣布工程首批两台机组投产发电,电站发出的强大电流开始通过高压电线输入苏丹国家电网。在尼罗河干流上筑坝发电――建国半个世纪以来苏丹人魂牵梦萦的梦想,在中国水电人的帮助下,终于得以实现。

  圆苏丹建国半个世纪梦想

  尼罗河全长6700公里,其中2000多公里在苏丹境内,青、白尼罗河在喀土穆汇集后水量大增,因此早在建国之初,苏丹就萌生了在喀土穆以北的尼罗河干流上筑坝发电、发展国家的设想,尤其是看到下游的埃及在干流上建成的阿斯旺大坝,防洪、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苏丹人的这一愿望就更为强烈。然而战火纷乱、国力羸弱,修建尼罗河干流大坝,对于上世纪的苏丹而言,终究还只归于梦想。

  上个世纪末,作为一个新兴的石油国家,苏丹国力增强,而电力奇缺开始严重制约苏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尼罗河干流上建设大型水电工程迫在眉睫,也日渐可行。在这一背景下,建设麦洛维大坝工程被提上议事日程。

  2003年6月7日,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以“化竞争为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为宗旨,组成联营体,凭借技术方案最优、价格最为合理等优势,从55家国际知名公司组成的44个联营体中脱颖而出,一举赢得麦洛维大坝土建工程建设合同。同年12月23日,联营体乘胜追击,再签麦洛维大坝金属结构及机械设备 工程合同。两合同总金额6亿欧元,是当年中国公司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签订的最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

  经过5400余名中国员工和当地员工五年零八个月艰苦卓绝的奋战,2009年3月3日,麦洛维大坝全线建成,首批两台机组并网发电。

  “在尼罗河干流上筑坝发电是苏丹建国半个世纪的梦想。麦洛维水电站装机容量125万千瓦,相当于苏丹全国各类电站总装机容量的两倍多。电站建成投产将从根本上改变苏丹目前电力奇缺的局面,有力地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应邀参加发电庆典仪式的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总经理陆国俊,在仪式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心情十分激动。

  中国水电人在尼罗河上的创举

  作为当今非洲在建的最大水电工程,麦洛维大坝工程不仅工程量巨大,施工难度大,涉及的技术更是非常全面,非常复杂,在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的“中国首创”、“世界之最”。通常的大坝工程只涉及一至两种坝型,但麦洛维大坝工程除了没有拱坝,目前国际上几种主要的坝型,包括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粘土芯墙堆石坝、混凝土重力坝,还有土坝、闸坝,可谓集水电站坝型之大成。其中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总长度5.8公里、总面积21.5万平方米,相当于国内百米高坝混凝土面板的4至6个,为世界面板坝之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麦洛维大坝工程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平均气温超过40度的高温干燥地区所施工的面板没有裂缝更是创造了世界奇迹。“我们把中国先进的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和独特的施工经验带进了麦洛维大坝的建设,这是中国水电人在世界筑坝史上留下的一座丰碑”。庆祝仪式现场,看到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天喜地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看到认识的,不认识的,迎面走来的苏丹人纷纷对自己竖立大拇指,看到人群中打出了“向中国政府和人民问好”、“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中苏友谊万岁”的亲切标语,陆国俊的心里充满自豪。

  为表达对中国政府及中国承建公司的感谢,巴希尔总统在庆祝致辞中盛赞中国为麦洛维大坝这一苏丹世纪工程建设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希望两国人民间的友好情谊能像麦洛维大坝一样坚久长存。

  大音稀声,丰碑无言。麦洛维大坝的建成,是苏丹人民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向中苏建交5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麦洛维大坝工程惠及亿万百姓

  “因麦洛维大坝开始发电,从今年6月30日起,苏丹民用电和工业用电费用降低25%,农业用电降低30%。”庆祝仪式上,这一 消息宣布之后,全场欢声雷动,许多曾经难舍家园的移民们,此刻落下了激动、欣慰的热泪。

  麦洛维大坝电站装有10台单机12.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总装机125万千瓦,相当于苏丹全国现有总装机容量的两倍以上。全部机组并网发电后将使苏丹发电能力提高两倍以上,极大缓解其目前电力供应紧张局面。配套兴建的5万伏高压输电线路将电站所发之电输往全国,形成以麦洛维为中心的全国电网,从而使苏丹从一个没有国家电网的国家,一跃成为一个拥有先进国家电网的国家。电站全部运营后还将使苏丹摆脱目前只拥有局部的、耗油量大、污染大的电力供应状况,廉价水电将把目前用于发电的原油置换出来,用于出口创汇,从而改变苏丹能源消耗结构,从根本上缓解苏丹的能源瓶颈。

  麦洛维大坝水库总库容140亿立方米,灌溉线可延伸400多公里,灌溉面积达100多万亩。水库蓄水可为尼罗河两岸的灌溉渠道供水,使下游400公里范围内形成自流灌溉,解决两岸400多万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同时电站的强大电力也使在上游兴建一系列提灌站成为可能。苏丹的农业格局将因获得可以控制和利用的水资源而发生巨大变化。

  陆国俊在接受苏丹媒体采访时所说:“麦洛维大坝工程是一项兼具发电、灌溉和生态三大功能的世纪工程,综合效益可观。它的建成对整个苏丹经济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将从根本上改变苏丹的经济结构,为苏丹经济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尼罗河水奔腾不息,麦洛维大坝巍然屹立。麦洛维大坝这座世纪丰碑,必将载入中苏友好合作的史册,并激励着中水电人继续奋勇向前,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再立新功。
 

发布日期:2009年0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