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3万尾自主繁育珍稀特有鱼苗放流金沙江

  本报讯(记者 王波)继2008年首批金沙江珍稀特有鱼苗放流后,9月29日上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组织在向家坝工地将3万尾金沙江珍稀特有鱼苗放归金沙江怀抱。这充分展示了集团公司践行“四个一”水电开发理念,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作的积极贡献。
  本次放流的3万尾鱼苗全部由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繁育养殖,包括达氏鲟、长薄鳅、岩原鲤、后颌鲂、胭脂鱼等5个品种。为下一步对鱼类资源状况和放流效果进行评估,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对部分放流鱼种采取了芯片身份标记。增殖放流工作将每年坚持,放流鱼苗数量将逐年增加,为此增殖站将进一步扩大苗种生产规模,长远目标达到每年70万尾珍稀、特有鱼类苗种生产能力。
  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工程,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负责建设运行,主要承担金沙江、岷江珍稀特有鱼类的研究保护以及人工繁殖放流工作,重点增殖放流白鲟、达氏鲟、胭脂鱼3种国家珍稀鱼类及厚颌鲂、长薄鳅、圆口铜鱼、岩原鲤、四川白甲鱼和长鳍吻?6种金沙江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于2007年12月10日斩?そㄉ瑁?008年7月底正式完工,共完成了包括科学研究、养殖生产、科普教育等各项设施,总投资达4000万元。2008年12月7日进行了首批鱼苗放流。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樊启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院士曹文宣以及国家环保部,四川、云南两省环保、农业、渔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放流仪式。
  向家坝工程建设部副主任姚元军告诉记者,他们将继续完善鱼类增殖放流的技术体系,对几种保护鱼类建立一定规模的人工养殖种群,保持养殖个体具有遗传上的多样性。同时对几种鱼类的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保护鱼类天然栖息水域的有效措施。此外,他们还将利用建成的增殖放流站开展科普教育、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发布日期:2009年0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