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作风体现执行力

本报评论员
   执行力在企业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一个企业的发展如何,战略是关键;企业战略决策的实现,关键是执行力。执行力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对于企业来说,执行力是将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企业的战略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对规则、制度的高度认同、坚决拥护和忠实执行,既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更是一种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执行力,既要构建企业的执行力文化,更要明晰和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和工作流程,明确职责和目标,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无误,让制度成为推动执行力的动力。
   就个人而言,执行力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作为企业员工提升个人执行力,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完成目标任务的能力;另一重要方面是要端正工作态度,树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坚强有力的领导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各基层单位管理干部,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在执行文化中发挥的是上下沟通的作用,扮演着执行落地的重要角色。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一种工作态度、精神状态,是一种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有什么样的作风,就有什么样的执行力;同样,有什么样的执行力,也反映出有什么样的作风。好的作风是一种强的执行力,强的执行力也是一种好的作风。领导干部执行力强不强,既是衡量其素质的标尺,也是作风的综合反映。
    作风见思想,作风见精神,作风见魄力,作风见境界。一级组织和个人如果具有良好的作风,就会有一种食不甘味、寝食不安的敬业精神,落实起决策来,就会不讲价钱、不打折扣、不计得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作风决定执行力。
   《荀子·修身》篇中有这样一句话: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意思是说,道路虽近,但如果不迈出脚步行走,也无法达到目标。事情虽然简单,但如果不动手去做,事情终究不能办成。因此,提升执行力不是一句空话。提升执行力就是要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员工,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雷厉风行、积极主动地做好每项具体工作。通过每个部门、每项工作的有效执行与落实,从而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和各项任务的实现。

发布日期:2010年0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