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高坝大库安全建设与风险管理

  9月24日至25日, 高坝大库安全建设与风险管理高端论坛在京举行。(常征 摄)

  中国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樊启祥出席论坛,并作题为《中国西部水电开发金沙江溪洛渡高拱坝建设的关键技术》的报告。(常征 摄)

  本网讯(严斐 报道)9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工程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主办的“高坝大库安全建设与风险管理高端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中国大坝协会理事长汪恕诚,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中国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樊启祥、中国水利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尚富、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贾金生、国际水电协会主席瑞法特•马莱克先生等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大坝协会荣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主持。
  周济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他说,高坝大库作为开发利用水电资源、调控水资源的基础工程,对于调整能源结构、有效调控和利用水资源,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高坝大库的安全建设与风险管理问题,是当前中国和国际大坝工程界共同关注的前沿问题,也是我国大坝工程界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我相信,通过这次高层学术活动,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大坝工程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合作与发展,促进我国水利事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也将对国际高坝建设的科技创新做出重要的贡献。
  汪恕诚指出,目前水电是中国资源最丰富、技术最成熟、成本最经济、电力调控最灵活的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最现实的、具有大规模发展能力的首选能源。中国高坝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高坝大库的安全建设与风险管理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也是关系到行业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广纳国内外专家智慧,总结、吸收国内外研究和实践成果,不断完善相关规程规范,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
  胡四一认为,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对资源、能源的增长需求,社会对水库大坝的建设安全和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水库大坝的安全状况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持续稳定等影响重大;二是我国在建和规划的一批高坝大库,工程规模、技术难度均处于世界前列,急需开展高坝大库建设与风险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三是水利水电工程面临抵御自然灾害及次生涉水灾害与衍生灾害链的问题日益突出;四是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构建生态友好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体系,也是水利水电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这些问题既是当前国际坝工界最为关注的前沿问题,也是我国高坝大库建设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陆佑楣在论坛总结时指出,为了平衡和利用好水资源,人类建设了高坝大库。工程师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与国际知名专家的交流和合作,在重视工程技术难题的同时,更要重视高坝大库的风险分析和管理,以高度的责任感,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
  樊代明作论坛总结讲话。他指出,这次会议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中国工程院将全力支持国际性学术会议的举办。人类是要建设大坝的,但更要注重分析和防范可能带来的危害。目前,国内外已经建设了很多大坝,可以组织召开研讨会,总结国内外大坝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论坛邀请了国际著名专家、国内有影响的院士、知名学者以及承担设计的单位负责人及代表150余人参加研讨。樊启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马洪琪、朱伯芳,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楚汉、陈祖煜,设计大师钮新强、张宗亮,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贾金生、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周建平、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王仁坤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瑞士、奥地利、哥伦比亚等国的专家分别作特邀报告。专家们对工程技术进行了很好的交流,提出了风险分析和管理对策。
  樊启祥在题为“中国西部水电开发金沙江溪洛渡高拱坝建设的关键技术”的特邀报告中,针对金沙江下游水电站枢纽工程具有“高坝,高边坡,高地震烈度”,“库容大,泄洪流量大,地下厂房大,水轮发电机组大”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坝建设中需处理好地形和地质条件研究、枢纽布置、拱坝抗震与体形和结构设计、基础处理、泄洪消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温控防裂和水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等关键技术问题,并用溪洛渡高拱坝的建设实践,阐述了安全建设和风险管理的经验与对策。
  参加论坛交流的专家们,从战略的高度和全局的视野,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高坝大库在安全建设与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重点研讨了大坝安全风险管理、高土石坝建设与安全、高混凝土石坝建设与安全、大坝抗震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共同分享安全建设与风险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风险管理良策。论坛集思广益,所取得的成果将为我国未来高坝大库的建设与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论坛由中国大坝协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三峡集团共同承办。
  

发布日期:2011年0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