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洛渡水电站上游围堰开始拆除
本网讯(刘 鑫 王连生 报道)3月9日,溪洛渡水电站上游围堰开始拆除,标志着溪洛渡大坝具备挡水条件。
溪洛渡水电站上游围堰自200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形成围堰,2008年6月20日填筑完成,满足设计高程以来,承担了4个主汛期的挡水任务,确保了大坝基坑开挖和大坝、水垫塘二道坝混凝土浇筑正常进行。至2011年底,大坝混凝土浇筑到518米,接缝灌浆至高程449米,具备百年一遇挡水条件,上游围堰功成身退。
据资料介绍,溪洛渡水电站围堰工程由上、下游土石围堰组成,上游围堰按五十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设计,根据五十年一遇洪水流量32000立方米/秒,对应上游水位435.32米,考虑安全超高确定上游围堰堰顶高程为436米,最大堰高78米。迎水面坡度1:2.5,背水面坡度为1:1.75。堰体防渗采用碎石土斜心墙,最大高度58米;堰基防渗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防渗施工平台高程384米,混凝土防渗墙最大深度55.1米,厚度1米,工程施工质量优良。
随着工程建设进展,溪洛渡大坝具备百年一遇的挡水条件,2011年10月21日,1号和6号导流洞下闸并实施封堵施工。2012年主汛期将由4条泄洪洞结合大坝导流底孔承担导流,防汛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溪洛渡水电站上游围堰拆除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分两期进行。一期施工为汛前,上游围堰自436米高程拆除至420米高程。二期施工为汛后,拆除至410米高程。一期拆除工程量约16万立方米,工期约20天。围堰拆除后,围堰支线公路和隧洞将适时封堵,确保左右岸地下电站厂房度汛安全。2012年汛后,2号~5号导流洞也将实施封堵,江水将由导流洞过流转变为大坝导流底孔过流,为2013年下闸蓄水创造条件。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