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就长江电力股份公司管理人员招聘工作访李永安副总经理
□ 本报记者 徐爱民
历时一个多月的长江电力股份公司首次管理岗位招聘工作已经落下了帷幕,163名管理人员在竞聘中脱颖而出,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这次竞聘对于中国三峡总公司的员工来说意味着什么?将给全体员工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以及思想观念带来哪些冲击?中国三峡总公司今后如何更加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队伍?本报就此采访了中国三峡总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李永安。
问:股份公司这次大规模的竞聘对总公司的体制改革意味着什么?对职工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会带来哪些冲击?您对本次竞聘工作如何评价?
答:长江电力股份公司本部和三峡电厂、葛洲坝电厂、检修厂从部门经理到一般管理人员共计175个岗位拿出来公开竞聘,有270多人报名应聘,其中163人通过竞聘走上新的管理岗位。这样大规模的竞聘上岗,在总公司范围内还是第一次,对下一步的改革有一定的推动和借鉴作用。现在从总体上看,竞聘工作是成功的,其中一个重大意义在于为竞争机制的形成奠定了一个基础。这次竞聘,无论是获得新岗位的,还是暂时待岗的,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都经受了一次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都增强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据评委们反映,所有应聘人员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态度都十分端正。大家也可能观察到了,已经走上新工作岗位的同志,都很珍惜竞争的结果,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都有比较大的改观。股份公司有个部门经理对我说,选择上岗后我只兴奋了半天,下午上班就感受到了压力。当然,这次竞聘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因为岗位有限、志愿一次填报、对岗位资质要求和岗位描述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完善等原因,个别素质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同志未能竞聘到相应的岗位,有些岗位上岗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还比较勉强,等等。这都需要在股份公司今后的实际运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今年,要启动金沙江水电工程,多经产业要组建
旅游、物业公司、三峡电厂即将投入运行以及股份公司这次招聘后还有补员需求,这些都为暂未落实工作岗位的同志留下了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关键在于转变择业观念、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据我们了解,股份公司这次竞聘,在总公司也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有的同志说,再不抓紧学习,努力工作,今后都有下岗的可能。这些都是正面的影响。总公司今年也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使员工队伍处于竞争进取的状态,持续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问:从股份公司对人才的需求看,我们现有的人才队伍有哪些优势、哪些不足?
答:股份公司在葛洲坝电厂的基础上改制设立,员工主体来自于葛洲坝电厂。通过主辅分离和这次竞聘上岗,现在的各管理层有比较年轻、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熟悉电力生产业务等优势和特点。
竞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由于这些同志们长期在计划体制下工作,电力垄断经营,市场竞争意识比较欠缺。部分长期从事党群和一般行政管理工作的同志应在实践中加强经营管理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管理与专业技能,以适应竞争的需要。资本运作对我们来讲也是一项新的业务,这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缺乏,能力需要迅速提高。股份公司主营业务和未来发展,需要一支擅长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熟悉电力生产和电力市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队伍,也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的以水力发电、财务金融、市场营销等为主导专业的技术人才队伍。因此,加强队伍的建设是股份公司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
问:我们如何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公司发展,又如何通过公司发展锻炼人才、留住人才?
答:吸引人才推进公司的事业发展,同时通过公司的发展促进员工能力和价值的提升,成长起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双赢目标。在人才培养锻炼方面,近几年总公司制订了一些措施,对企业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以及人才培训开发的有效途径,我们还在不断研究和探索。我们要树立全员培训、终身培训的新观念。培训的方式应当是多样的,要根据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实施个性化、差别化培训,以岗位培训为重点,采取短期强化培训、专题研讨、国外培训等方式,开辟各类人才成长的快车道。在培训开发的同时,辅以岗位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管理领导能力。在稳定和留住人才方面,继续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三管齐下。事业留人,就是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并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公司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持续发展的空间;待遇留人,主要靠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制度,辅以其他长期激励措施来实现;感情留人,这就要求我们创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创建具有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公司对员工的凝聚力。
问:请您谈谈对原葛洲坝电厂的简要评价以及对股份公司将会产生的影响?
答:葛洲坝电厂成立22年以来,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电力生产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也向外输送了大量人才,现在股份公司本部、三峡电厂、梯调中心、检修厂的主体人员都来自于葛洲坝? 绯А?梢运嫡嬲?肩负起了“管好葛洲坝,进军大三峡”的历史使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以葛洲坝电厂为基础进行股改,是三峡总公司发展的重大转折。葛洲坝电厂长期积累的生产管理经验,必将对股份公司提高电力生产安全运行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电力市场的竞争能力起到基础性作用。同时,新的葛洲坝电厂经过改革,重新整合管理与生产关系,轻装上阵,必将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问:为了应对电力市场的竞争,我们怎样打造股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股份公司2003年运作步骤如何安排?
答:目前国务院已正式批复了《发电资产重组划分方案》,重组国有电力资产,在发电侧引入竞争,厂网分厂,竞价上网,形成政府监管下的公平竞争市场体系。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将抓住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重组的机遇,全面提升以水电运行管理能力、开拓市场的营销能力、持续的资本运作能力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加强设备、技术改造,优化水库调试,提高调峰能力,不断提高水电运行管理能力;开发与收购并举,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持续收购三峡投产机组,并按优势互补的原则收购火电及其他类型的合适电源资产,改善电源结构,扩张装机规模,巩固公司在发电行业的地位;以成本领先为基本竞争策略,充分利用水电运行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建立目标绩效管理体系,严格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电价竞争力。加强市场研究,把握客户需求,建立市场化的电力营销体制,诚信经营、以质量取胜。
股份公司2003年运作步骤为:第一,搞好电力生产经营,确保安全生产,2003年上半年实现葛洲坝和三峡两坝间的梯级调度,顺利做好8月份三峡首批机组的接机发电工作;第二,进一步完善股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各项基础建设工作,规范关联交易,妥善处理同业竞争问题,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公司运作;第三,公司已于2002年11月在中国证监会北京证管办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备案,并已开始上市辅导工作。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各项基础工作。争取在三峡首批机组发电期间视资本市场的状况发行A股。
发布日期:2003年0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