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AI时代,劳动涌起新浪潮

  长江奔涌,见证着大国重器的崛起;时代潮涌,激荡着劳动者的壮歌。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每一次劳动都是改造世界的浪花,在技术革命的催化下,朵朵浪花汇聚成时代的浪潮,推动世界日新月异地变化发展。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再到智能时代,劳动的方式和意义随着时代变迁不断丰富,但其核心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始终镌刻在三峡精神中的优秀品质,从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工业互联网平台到海上风电的全套产业链供应链,从安徽六安水管家智慧调控中心到国内首艘以氢燃料为动力的“三峡氢舟1”扬帆起航,在三峡劳动者顺应时代、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三峡精神始终发挥着引领支撑作用,也是三峡事业蓬勃发展、成长壮大的根本力量。

  人工智能(AI)时代,对劳动者的存在与价值的讨论不绝于耳。但究其根本,AI如同其他人类技术发展成果,仍然是劳动的物化形态,是人类智慧的演化结晶,是一种更高形态的生产工具,AI与劳动者之间并非是替代关系,而应该是协作共生的关系。在劳动者与AI协作模式的探索和磨合阶段,根植于劳动者血脉中的“主动改造世界”是最大核心优势。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面对着新时代技术变革和改革发展的洪流,三峡人就越需要以三峡精神为锚点,在变革中守住本心——对使命担当的忠诚信仰,对自我突破的极致追求,对工匠精神的执着坚守,才能驾驭变化、应对变革,实现“人工”与“智能”的真正共生,不断激起新浪潮,托举着三峡事业奔涌向前。

  秉承使命担当,成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忠诚践行者。从突破智能水电、海上风电等“卡脖子”技术,用自主可控的技术链保障能源资源命脉;到操作水下机器人、水质监测系统守护长江生态,将“共抓大保护”写入代码逻辑,广大三峡劳动者要进一步适应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决策、从传统生产升级智能建造的时代发展要求,用新技术重新定义劳动场景,助力战略使命精准执行。

  追求自我突破,成为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引领者。当“水下机器人+AI诊断”系统潜入百米深的水轮机室,当“风筝式”系泊系统在台风中稳如磐石,当三峡建设者抗击洪峰的经验数据被提炼为数字孪生三峡平台中的智慧调度系统,老师傅的“手感”变成算法参数,检修现场的“绝活”凝练为行业标准,三峡劳动者的经验在新技术的加持下,不再是难以总结和传承的孤本,而是可量化、可复制、可迭代的智能资产。每一次“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突破都将成为下一次出发的起点,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攀登中不断变得更高、更强。

  传承工匠精神,成为争创世界一流的新型劳动者。当全国劳动模范叶祥友在三峡电站机组检修现场进行精密部件检修,其背后传承的是与三十年前三峡工程建设者同样的基因——始终坚持高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三峡标准”。越是任务艰巨、挑战严峻,越要传承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作风,将传统工艺标准转化为数据指标与算法逻辑,以“数字精益”进一步打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工程。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愿每一位三峡劳动者都能以“破界”的勇气直面挑战,以“共融”的智慧驾驭变革,在技术洪流中锚定精神坐标,在时代答卷上写下这样的答案——“我们要创造AI时代奔涌的三峡劳动新浪潮,以万千浪潮汇聚成海,托举三峡事业行稳致远。”这,便是三峡劳动者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最好回应。(齐志)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