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三峡建设者乌东德镇送水记

    本网讯(方绪山  报道)4月22日8点30分,由乌东德筹备组、三峡水电、实业公司、交通武警组成的送水小队从位于云南侧的乌东德筹备组主营地出发,经临时索道桥,向金沙江对岸40公里外的鹿鹤村送水,短短40公里,在路上就花了13个小时。送水路虽然艰难,乌东德筹备组等三峡建设者甘泉助学行动,却与地方政府和村民心之间的距离始终是近的。
    四川省鹿鹤村,是一个不到5000人的小集镇,由于干旱,供水设施缺乏维护,已停水快半个月了,居民生活用水只能租车在附近的水库拖水,来回要一个多小时。坐落在该集镇的鹿鹤村小学,是一所有300多名学生的完全小学,教师13名,由于储备生活用水耗尽,寄宿的200多名学生已经好几天没水洗漱了,学校已向镇政府提出“停课待水”的申请。镇政府向乌东德工程建设筹备组发出了援助请求。
    乌东德工程建设筹备组积极响应,迅速启动甘泉助学行动,为缺水学校购置矿泉水和备车送水。车行进在三峡援建的地方公路上,由于路窄坡陡弯多,满载20吨的水车只能以接近10公里的速度行进。不时有水泥罐车迎面开过来,时不时堵上一会儿,接近中午气温已升高到三十七八度,阳光刺眼,坐在水车内汗流浃背。
    下午1点,送水车行进28公里到达会东县乌东德镇。为保障水车通行,乌东德镇政府协调派出所指挥疏导,但穿过不到500米长的小集镇还是用了近半小时。送水小队顾不上吃饭,继续向村小学行进。通往鹿鹤村的13公里的乡村路正在进行硬化前的施工,送水车只能停停走走,我们不时还得下车搬一下挡路的大石头。
    下午3点到达鹿鹤村小镇。小镇的街道不到5米,学校位于一段陡坡路段的路边,拾阶而上才能进入学校。
    下午3点25分,送矿泉水的车在送水队员的助推下免强爬上陡坡,停在学校相邻的鹿鹤村乡政府内。校长早已集合了三年级以上的全体学生,立即投入搬运。面前的这些孩子们身材又瘦又小,与实际的年龄显得很不相称。孩子们走近我们时表情有些胆怯,但从眼神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水的渴望。
    当一个个瘦小的孩子走过来,倔强地一人搬起一件矿泉水时,不得不感叹这些生活在边远山区的孩子体内蕴藏的力量。累了,孩子们有序地围着厨房门口的半桶水,你舀一小勺,我舀一小勺饮起水来。
    送水小队接通了70多米长的消防水带,经梯级上升的校门、操场、办公楼到达后山水窖。平时1小时可以放完的水,今天由于距离和扬尘的原因,用了近两个多小时,车中仍有近四分之一的水留在车箱中,只能经车尾的洒水阀门排放。校长又急忙组织学生或提着水桶、或端着脸盆,开始运水接力。 孩子们争先恐后、干劲十足,接水、上台阶、穿过操场、上台阶、穿走廊、将水送进厨房,小跑着去排队接水。一个孩子由于人小,上台阶时一个踉跄,而他倒下时双手却尽力去维护水桶的平衡,只让水洒出了少许,迅速爬起来,继续送水。
    有三五个街坊的老奶奶,或许她们是留守的老人,或许她们家也早已断水,也前往分享这久违的甘泉。
    下午6点半,学生接完送水车流出的最后一滴水。送水队员们的衣服也早已湿了干、干了湿。
    快7点了,小队准备返程,临别时孩子们或静静地看着,或好奇围着,校长粗糙的手紧紧拉着我们,黝黑质朴的脸,眼眶湿润,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
    晚上11点,送水小队经过4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安全抵达施工营地。

人力助推送水车艰难爬坡。

甘泉送到孩子们手上。

喜在心上。

用管子分水。

发布日期:2014年0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