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网络名人走进新国企”一度电的旅程向家坝始发

    在浩瀚长江的上游,就是以水流湍急著称的金沙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的金沙江一路破冰川,落虎跳,摧波东去。这条至柔至刚的江水,神奇的孕育了乌东德,白鹤溪,溪洛渡,向家坝等特大型水电站,为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源源不断的提供电力,成为我国“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在我国能源基地建设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国资委联合举办的“网络名人走进新国企”一度电的旅程1月13日在向家坝发电站启动。

    图为站在向家坝俯瞰云南水富县城 光明网记者 张琳/摄


  向家坝水电站是我国第三大水电站,电站共安装8台单机容量800MW的水轮发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已运行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向家坝电厂厂长王建忠告诉光明网记者,向家坝水电站总装机容量6400MW,年平均发电量308.8亿千瓦时。可替代同等规模的燃煤火电厂,相当于每年减少原煤消耗约1400万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00万吨、二氧化氮约17万吨、二氧化硫约30万吨,不仅可以大大节约煤炭资源,而且可减少燃煤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向家坝水库建成后,可引水灌溉下游21个县区农田530万余亩,并可解决灌渠沿线部分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问题。所以,向家坝水电站不仅仅是一座发电站,还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川南都江堰”。

    图为向家坝发电站的1号机组  光明网记者 张琳/摄


    图为采访团一行参观正在稳定运行的8号机组。  


    在向家坝水电站网络名人一行深入170米的地下厂房了解水电站内部结构及发电原理。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部主任王毅华告诉光明网记者,向家坝8台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全部实现国产化,除机组以外,550kV/890MVA主变,GIS,调速系统、励磁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主要机电设备也全部采用国内厂家生产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网络名人一行登上向家坝顶俯瞰工程全貌,“其宏伟壮阔之感几乎无法用语言形容。这样巨大的工程量、艰苦的工作环境,让人难以想象工程建设者在其中付出的艰辛努力”随行的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如此感叹。

    图为工程建设部主任王毅华向网络名人一行介绍向家坝的发电情况。 光明网记者 张琳/摄


    “没有水电站的时候,这些江水只能白白流走。如今有了水电站,江水没有减少一方,但是发的电却为上海、广东、云南等地的用电发挥了巨大的力量。可以说,上海每三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用的电是来自三峡集团的。” 据此王毅华主任介绍,由于目前正值枯水期,发一度电大约需要用3.5方水。


   很多环保人士反对水电站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电站断绝了鱼的通道”。为了减少水库对生态的影响,水库建设从设计之初就做了大量工作,一些细节的周全令记者都慨叹设计者的良苦用心以及方案的完美。 
  为了为了保持金沙江水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珍稀鱼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2007年在向家坝水电站投资建设占地2.67公顷的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主要承担金沙江、岷江流域珍稀特有鱼类研究保护及人工繁殖放流。
    向家坝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两个鱼类增殖放流站之一,目前增殖放流站已成功实现达氏鲟、胭脂鱼、岩原鲤、长薄鳅、厚颌鲂的自养放流目标,自2008年开始放流鱼种后,站内放流鱼中数量逐年递增,现已累计放流流金沙江珍稀特有鱼类近90万尾,年放流量超过17.7万尾。

    图为放流站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达氏鲟 光明网记者 张琳/摄


  据王毅华主任介绍,由于蓄水后水库中的水温会和原来的江水有一些差别,可能会对下游河道生态及鱼类排卵产生影响。为此,溪洛渡水电站特别应环保部要求将水库进水口做了分层取水设计,尽量保证排向下游的水的温度与原来相近,为了降低这一度的水温,电站也付出了不小的成本。

发布日期:2015年0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