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卢纯一行考察法国阿尔斯通总部及其海上风机装配基地

  本网讯 当地时间7月1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卢纯一行赴法国西部城市圣纳泽尔,考察阿尔斯通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和风场运行情况。阿尔斯通海上风电副总裁Anders Soe-Jeusen陪同并详细介绍了阿尔斯通海上风机研发制造的技术理念、产能情况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总装机和运行情况。阿尔斯通海上风电运营总监Pascal Girault带领参观了其海上风力发电机装配基地及工作车间,介绍了装配流程和管理理念。同日,卢纯还登上阿尔斯通“HAL150-6兆瓦的第一陆上样机”,现场查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容量的海上风机实际运行情况。据介绍,该型号一台风机正常出力可供1500户居民生活用电。
  此前,在6月30日中法两国总理见证三峡集团卢纯董事长与法国阿尔斯柏珂龙董事长签署双方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当天上午,卢纯与阿尔斯通可再生能源总裁杰罗姆•裴柯斯(Jerome Pecresse)进行了会谈。杰罗姆•裴柯斯介绍了阿尔斯通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装备制造和应用业务发展情况,特别重点介绍了在中国水电市场提供的总装机容量水力发电设备市场份额,以及在特定条件下阿尔斯通水力发电设备的应用情况和性能指标,如超高水头超大容量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的研发,在抽水蓄能领域发电设备的市场份额。
  杰罗姆•裴柯斯表示,阿尔斯通与三峡集团在水电领域有多年成功合作经验,希望在当前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深化合作事宜。杰罗姆•裴柯斯还就海上风电风机装备的创新设计、发电效率、稳定性能、造价成本等技术和经济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指出阿尔斯通将以此为契机,认真研究其海上风电装备进入中国市场。
  卢纯表示,20年前三峡集团以三峡工程为依托,积极推行“技贸结合、技术转让、联合设计、合作生产”,在阿尔斯通等一大批当时世界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与东电、哈电等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紧密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中国水电装备制造走出了一条“以市场换技术,再以技术占领市场”的成功之路,帮助中国企业取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中国水电装备制造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高,从最初只能设计制造3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一步达到能独立制造70万千瓦的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推动了我国重大水电装备国产化。这其中阿尔斯通等企业功不可没,中国企业将永远铭记。
  卢纯指出,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已经具备与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同台竞技的水平和实力,但在有些细分市场中国企业仍有成长的空间和潜力,希望阿尔斯通在进入中国市场、获取中国资源的同时,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装备企业,合作共赢,促进中国装备制造水平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
  卢纯介绍,经过多年发展,三峡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集团和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是目前全球唯一具有滚动开发运营千万千瓦级巨型梯级水电站能力和经验的开发运营实体,全世界十座最大的水电站三峡集团公司开发建设运营了五座,全世界已建在建的126台7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有86台在三峡集团,三峡集团已成为中国水电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国家名片,具备整合水电上下游产业链、带领中国水电“走出去”、打造中国水电“走出去”升级版的能力和优势。
  卢纯表示,三峡集团有责任、有意愿利用全球清洁能源特别是水电资源的开发,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装备制造水平实现新的飞跃,在遵守国际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带动中国装备一起“走出去”,促进中国水电产业“走出去”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三峡集团也将积极与世界其他装备制造企业展开战略合作,希望在积极开拓第三方市场清洁能源开发的进程中,阿尔斯通能够继续以开放的态度推进装备制造领域先进技术转让,探索国际产能合作,促进整个行业研发制造水平的提升。
  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林初学、机电工程局副局长胡伟明参加了上述活动。



发布日期:2015年07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