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乘“市”而上是三峡集团赢得未来的必然选择

                             钟清平

  市场大潮,浩浩汤汤;市场竞争,兴衰存亡。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党的市场机制理论的重大突破。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栋梁、所属行业的龙头、相关领域的骨干,不仅要在提振实体经济、为国民经济“保增长”中发挥骨干作用,还应该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行业内市场机制形成和有效运行上起到引领作用。要肩负起这一历史担当,必须先行一步,主动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竞争中提升能力。

  当前,电力体制改革正向纵深推进,一个开放的中国电力市场即将敞开大门,对包括三峡集团在内的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电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转变,价格竞争日趋激烈,矛盾凸显。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仅增长1.1%,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8%,而全国装机容量同比增长8.8%。从长远来看,三峡集团电能营销模式必将受到影响。与其坐等风来,不如迎风起舞。卢纯董事长指出:“要树立市场思维,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竞争中学会竞争,不断增强集团公司市场竞争能力。”

  回首过去,三峡工程不乏市场基因。以市场之手,捏合国内水电施工企业,强强联合、各显其能,完成了建设三峡工程的伟大壮举,有效控制了投资成本;借市场之势,汇聚国外水电设备巨头,以份额换技术,制造出优质的巨型水电机组,实现了中国重大装备制造技术的跨越发展。

  着眼当前,三峡集团也不乏市场亮点。长江电力积极参与资本市场角逐,负责任的蓝筹形象深入人心;新能源市场捷报频传,“风光”事业妆点神州大地;国际市场方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亮剑国际水电建设市场,“三峡品牌”逐步成为国家名片。

  展望未来,三峡集团面临巨大的市场挑战。在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我们需要同时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多个国家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游戏规则的电力市场竞争;需要参与电力、水务、建筑等不同领域的市场竞争;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利用投资并购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升级和规模扩张;需要通过金融市场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加快发展;需要通过市场竞争为企业赢得好的发展环境,传递品牌价值,树立社会形象。“新三峡梦”的市场化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同时应该看到,三峡集团诞生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虽有过很多市场化的探索,仍还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公司的市场化能力先天不足,员工的思想观念、公司的管理体制机制和市场化水平尚难以适应未来激烈市场化竞争的需要。与市场化程度较高、营销经验丰富的国内外一流企业对比,三峡集团显得“涉市未深”。现在市场的大门正在打开、竞争的号角已经吹响。在这一重大变革面前,我们有些同志对于计划体制仍怀有“依依不舍”的眷恋,准备入市的紧迫性不够,对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认识不足。

  深耕市场是企业的领先之道。无视市场,置身“市”外,必坐失良机;不谙“市”道,逆“市”而行,必受市场惩罚。因此,树立市场思维、强化市场观念、推进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参与市场角逐,必须强化市场观念。首先要解放思想,冲破计划体制下的思维束缚和行为惯性。必须转变服务意识,彻底转变“甲方”思维,摒弃“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越感,真心实意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必须强化竞争意识,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必须时刻保持应对风险的危机感和捕捉机遇的敏锐性,充分了解竞争对手,时刻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必须提高成本意识,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价格的竞争,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是制胜的关键;必须增强合作意识,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发展为企业及其上下游、相关方所组成的营销网络之间的竞争,我们要与合作伙伴打造市场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要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对抗;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利器,要进一步培育、打造三峡品牌,不断提升三峡品牌的价值,充分利用好品牌这个无形资产和企业名片。

  激发市场活力,必须优化体制机制。机制活则企业兴。对我们集团来说,一个项目规划的制订,一份电站蓝图的绘制,一方水泥沙石的浇筑,一台机电设备的安装,一个调度指令的下达,一项运行操作的执行,一份售电协议的签订,都可能影响一度电的市场竞争结果。市场竞争,绝不是一个营销团队的战斗,而是涉及整个集团的大会战,是全业务链整体绩效的比拼。必须通过推进市场化改革,使整个业务链在市场的指挥棒下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共奏集团竞争能力最大化的交响。战略规划要准确研判市场,制定相应的业务发展策略;项目前期要市场先行、深入调研,全面分析市场的需求和环境,制定可行的商业模式;项目建设要优化设计、审核把关,高度重视投资控制;电站运营要紧紧围绕客户需求组织生产,不断提高精益生产水平,提高电能的产量、质量、含金量;市场营销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提高电能销量、价格和电费回收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迎接市场挑战,必须强化核心竞争能力。经过多年发展,三峡集团坚持做强做优水电主业,已经形成了大型水电工程从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全链条的能力,在新能源领域也积累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培育更加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行业要求的核心竞争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强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和优势。要打造低成本、高质量的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开发建设能力,精益化的电站运行管理能力,高效过硬的资本运作能力和跨区域多目标市场的电能营销能力。

  赢得市场先机,必须提升集团市场化能力。要开展不同层次的电力市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市场营销团队的业务水平;要不拘一格大力培养、积极引进熟悉市场、具有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带动集团员工整体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提升;要加强业务交流,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的电力市场经验;要把握前沿动态,密切跟踪和积极参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争取更好的发展机遇。

  成功的企业,洞悉市场、顺应市场;伟大的企业,创造市场、引领市场。

  市场化是时代潮流、形势要求、使命呼唤。在这一伟大进程中,我们只有顺“市”而为、应“市”而变、乘“市”而上,才能赢得主动、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