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水扮演着两种角色既润泽万物,孕育生命又泛滥奔突,吞噬一切 面对水,人们也曾有两种心境曾向江河湖海无度索取又为水环境恶化所困扰人与水抗争过、妥协过而和谐相处是最好的选择人与水的故事一直在延续值此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到来之际我们要讲述的是三峡与水的故事。
兴修水利
激发每一滴水蕴含的绿色力量
今天的长江
因为有三峡工程而与从前不同
三峡工程 摄影:黄正平
汛期里再难看到惊恐的眼神水流化为清洁电流送向远方搏命的船夫成为万吨船队的水手江汉平原夏天肆虐的洪水也变成了冬春贵如油的“甘霖”三峡不仅实现而且超越了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实业计划》里开发三峡水力发电的设想毛主席咏诵的“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被完美描绘在峡江之上且不止于三峡,不只有三峡
“不仅建设了三峡,还培养了一批人才队伍、掌握了全面的自主创新技术,我们现在开发了一个又一个的‘三峡’。”——习近平
如今
三峡集团溯江而上
在金沙江续写传奇
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
4颗“明珠”交相辉映
白鹤滩水电站 摄影:谢雷
乌东德水电站 摄影:赵健
溪洛渡水电站 摄影:王连生
向家坝水电站 摄影:高峰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基本建成我国最大的淡水资源库正形成
提升水质荡涤每一滴水原生的绿色灵魂
“三峡集团要发挥好应有作用,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肩负“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时代使命三峡集团开启“治水”的新篇章
重庆广阳岛 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供图
完善城市“代谢系统”
在长江沿线城市布局地下排水管网3.2万公里
建设和投运污水处理厂(站)670座
保障城市正常新陈代谢
落地项目区域基本实现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级A排放
朱家桥污水处理厂 摄影:朱志刚
开展“黑臭水体”治理消除长江沿线6大区域共32处黑臭水体经过治理的水体水质明显提升路经河道的居民从“躲着走”到“慢下来”享受两岸景色
九江十里河 摄影:唐立
建设“美丽河湖”完成湖南岳阳东风湖、江西九江十里河、安徽芜湖江东水生态公园、马鞍山薛家洼生态游园等“美丽河湖”建设积极回应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
岳阳东风湖 摄影:汤伟
打造“最美岸线”在沿江城市建成长江岸线230公里其中89%为生态岸线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芜湖十里江湾 摄影:毛翔春
守护百姓的“大水缸”在江西九江、安徽六安、浙江诸暨等地开展水源地保护,提升饮用水水质保障当地百姓的用水安全
诸暨陈蔡水库 摄影:毛翔春
破解“渍水难题”实施沿江城市居民区排水管网改造解决城镇污水收集的“源头一公里”问题提升污水收集率破解小区雨天污水外流难题
九江湖滨小区 长江环保集团供图
修复生态
守护每一滴水滋养的绿色生命
兴水利、除水患、提水质三峡集团不仅改善着人与水的关系也在关注着与水相伴相生的“自然精灵”
中华鲟——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曾与恐龙同时代,是地球上最为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约1.4亿年,有“长江活化石”“水中大熊猫”之誉。摄影:郑斌
自1984年以来三峡集团持续开展以中华鲟为代表的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物种保护技术研究和增殖放流通过长江鱼类资源保护流域化布局实施流域性水生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综合性策略着力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促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
胭脂鱼——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在东南亚享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是中国特有的淡水珍稀物种。摄影:黄正平
除了水生生物保护外三峡集团还在疏花水柏枝、荷叶铁线蕨、珙桐、红豆杉等100余种珍稀特有植物的繁育工作上取得突破累计保护长江珍稀植物1300种长江绿色生态走廊正在打造
迁地保护的珙桐开花——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是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因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供图
荷叶铁线蕨——作为与恐龙同时代的远古生物,是科学家公认的印证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证据之一,是三峡库区特产植物,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供图
疏花水柏枝——一种优良的河岸固沙绿化树种,仅分布于长江流域四川省、重庆市和湖北省,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供图
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供图
三峡,与水共生水流不止奔腾不息敬畏“水”保护“水”三峡与水的故事还在接续书写……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