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复苏清水绿岸 激活河湖生命

  

  阳春三月岸柳青青、草长莺飞3月22日-28日是第35届“中国水周”以试点城市为起点聚焦沿江11省市城镇污水治理在共抓长江大保护工作中三峡集团发挥骨干主力作用致广大而尽精微

  三峡护水周记

  多年来,三峡上海院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积极投身河湖生态环境治理,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底。

  一起来回顾三峡上海院与河湖生态复苏的故事......

  擦亮生态底色 重现东太湖生机

  ——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

  

  东太湖是江浙沪重要城镇的主要水源之一,上世纪90年代,湖区淤积严重,水质恶化,生态退化。

  从2005年开始,三峡上海院一直在开展东太湖综合整治的规划与研究工作,作为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从流域防洪、供水出发,通过退垦还湖、退渔还湖、行洪供水通道疏浚、生态建设等工程,实现水利与生态互利,再现湖区“水天向晚碧沉沉,树影霞光重叠深”美景,重现东太湖生机,项目荣获“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

  落实生态文明 营造环湖魅力堤岸

  ——环湖大堤(浙江段)后续工程

  

  环湖大堤后续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综合规划》《太湖流域防洪规划》优先安排实施的重点工程,也是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环湖大堤(浙江段)后续工程将流域区域防洪治涝、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提出了自上而下、因地制宜的环湖大堤达标加固、长兴平原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和湖滨带修复工程布局。项目的建设完善了流域区域防洪体系,提升了太湖水环境水生态,达到“防洪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助力鄱湖安澜 推进河湖岸线修复

  ——鄱阳县河湖岸线生态保护修复(一期)PPP项目

  鄱阳县河湖岸线生态保护修复(一期)PPP项目是江西省鄱阳县目前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项目基于“五水共治”理念,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治理思路,深入挖掘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和岸线整治等方面的有机联系,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目前,该项目正处于实施阶段,建成后将提升鄱阳县滨湖沿江地区防洪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鄱阳县“鄱湖安澜、百姓安居”的目标。

  打造“蓝环”示范 彰显滨水人居典范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蓝环”水系连通工程

  

  水乡客厅位于沪苏浙交界处,“蓝环”工程串联了水乡客厅“一点、一心、三园、三区”核心功能组团。

  三峡上海院通过河道整治、口门控制建筑物、桥梁、景观提升、生态修复和配套等“六大工程”,承载了水乡客厅生态、绿色、低碳的示范展示功能需求,同时集结了三生交互、水陆结合的水上交通和旅游线路系统等功能,彰显了水乡客厅世界级滨水人居典范。目前先导段项目正在开工建设。

  维护生态安全 助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

  ——崇明东滩鸟类互花米草工程

  

  崇明东滩鸟类互花米草工程位于上海市崇明岛东部滩涂湿地,以控制外来物种、修复和恢复迁徙水鸟栖息地功能为主要目标。

  三峡上海院从互花米草生态控制、鸟类栖息地优化、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工程措施,为中国海滨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和探索滩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两岸新苗才过雨,水鸟带波飞夕阳”这一美丽的生态画卷,终在崇明东滩湿地徐徐展开。

  坚持系统治理 打造内湖治理新典范

  ——金鸡湖及周边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金鸡湖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核心区域,是苏州“人间新天堂”的象征。但前几年的蓝藻侵扰,让本应是苏州人民骄傲的金鸡湖,连年上榜苏州水质最差湖泊。

  三峡上海院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科学规划,以金鸡湖、独墅湖为核心,提出“控源截污、活水畅流、河道治理、水生态修复、智慧管控”五位一体治理理念,建设活水畅流、环湖控导等工程,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卓美画卷,实现“安澜、灵动、生态、智慧”的治水新格局。

  融入一体化战略 复苏绿水青山

  ——竺山圩退圩还湖工程

  

  竺山圩位于水生态环境最差的竺山湖畔,是太湖治理的老大难。面对“退多少,怎么退?”重大考验,三峡上海院创新性地提出还湖区生态组合堤与生态修复、保留区水系统重建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水陆系统治理方案,重现碧野蓝天、水清鱼乐的美丽湖湾,构建了太湖治理的样板,获人民日报点赞。

  聚焦幸福河湖 创建生态清洁小流域

  ——张家浜楔形绿地(二期)工程

  

  碧云绿地(张家浜楔形绿地)是上海市重要生态涵养空间。张家浜楔形绿地(二期)围绕“河湖通畅、生态健康、清洁美丽、人水和谐”的建设愿景,采用多种生态岸坡,结合水生态修复、景观工程配套建设,形成林水复合、空间开放、蓝绿交融的河流生态涵养空间。通过两年的系统治理,水体清澈透明,岸线绿色掩映,吸引了大量野生动物栖居,为浦东新区创建生态清洁小流域起到了示范作用。

  坚持水岸同治 擦亮运河“名片”

  ——镇江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三面翠环起伏,一水横陈”,镇江市内河道众多,世界遗产大运河在此与长江交汇,长江大保护和大运河历史文脉的双重责任落在镇江。

  三峡上海院统筹山水林田湖一体,以污染总量控制为依据,以污水系统全面提质增效为核心,打造了“1+4”治理体系,全面开展镇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以期实现镇江人水产城有机融合,持续擦亮镇江运河文化“名片”。

  三峡上海院将积极践行国家重大战略,秉持生态设计理念,统筹兼顾防洪达标、亲水休闲、景观提升、生态修复等目标,因地制宜开展岸线治理,通过水岸同治,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激活河湖“生命”状态,打造“以人为本”的幸福河湖!

  本文作者:张丝苇、陈佳蕾、李明、熊珅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