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在“双百行动”中擦亮改革底色

  本网讯(吕畅)乌干达境内的白尼罗河上,一座崭新的大坝巍然矗立,红色门机、白色厂房、象牙色堤岸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伴着轰隆隆的水声,伊辛巴水电站四台水轮发电机组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

  自投产发电以来,这座装机18.3万千瓦的水电站,大大改善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和其他地区的工业用电及居民用电短缺状况,提高了乌干达的经济发展水平。

  2019年5月15日,乌干达发行了以伊辛巴水电站工程形象为主题的系列邮票。

  微信图片_20220331100937

  ▲ 以伊辛巴水电站工程形象为主题的系列邮票

  微信图片_20220331100940

  ▲ 中水电公司董事长姜守国在伊辛巴项目竣工典礼上致辞

  负责建设运营这座水电站的,中国三峡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水电公司”),是中国三峡集团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及提升国际工程建设管理能力的重要平台。

  从1955年开始,中水电公司就代表中国承担和组织实施水利电力对外经济援助项目,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各类工程项目800余项,为中国水电“走出去”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一家“老牌”水电建设单位,中水电公司经历了计划经济、国企改革等不同发展阶段。如今的中水电公司,乘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东风,经营效益连创新高。

  中水电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姜守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形成了‘聚焦、深耕、属地化’的改革策略,健体制、活机制、抓成效,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焦”策略重塑竞争力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水电公司就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后来改为实体化企业经营,再后来作为三峡集团国际化经营主体,中水电公司经历了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投资合作的发展全过程。

  近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等多重因素,国际业务形势更加复杂、风险不断叠加,中水电公司需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战略。

  2021年,中水电公司将“探索国别(地区)公司经营模式”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长期深耕,建立区域市场优势,集中力量开拓7个深耕国别(地区)市场,启动国别公司实体运营,重塑核心竞争力,将国别公司打造成为中水电公司未来稳定的营收和利润中心,形成了“聚焦、深耕、属地化”的策略,涵盖了人才管理机制、中长期激励机制、授权放权机制、属地化管理机制等方面,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激发经营活力。

  “这些改革工具的运用,正在深刻影响公司,比如管理制度体系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和优化,与授权放权相结合,不断提升公司整体运转效率和决策效率,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姜守国表示。

  微信图片_20220331100943

  ▲ 几内亚苏阿皮蒂项目

  作为2020年3月进入国资委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名单的企业,尽管受到境外疫情的影响,中水电公司去年交上一份亮眼的业绩答卷——全年利润总额创历史新高,现汇项目中标数量实现近10年来的新突破和跨越。随着年内几内亚苏阿皮蒂水电站、老挝南公1水电站全面投产,年发电量同创历史新高,为三峡集团稳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三项制度改革”激发新活力

  目前,国际承包“红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突出,急需通过改革来打破发展困境。姜守国表示,“聚焦、深耕、属地化”经营是中国工程企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

  破题的“拦路虎”之一就是薪酬考核机制问题,姜守国说,“公司鼓励员工特别是管理层团队,长期扎根在重点国别市场,打造中坚力量,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公司稳定的经营和利润中心。但是若想让员工在海外长期发展,就要打破“大锅饭”,在考核分配上体现有效激励,才能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中水电公司紧扣“三项制度改革”各个核心环节,在国别(地区)公司通过公开竞聘选拔管理者、推进任期制管理、实施中长期激励等方式,激发经营活力,提高效益效率。

  微信图片_20220331100945

  ▲ 老挝南公1水电站项目

  “为鼓励员工扎根海外,我们施行了年度绩效加任期综合考核模式,设立超额利润分享机制,即以实际利润超出目标利润的部分作为超额利润,按约定比例分配给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同时,我们还开展内部公开竞聘,选拔海外公司管理团队,为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干部职工搭建事业舞台,最终23名同志揭榜挂帅,奔赴一线,他们大多是80后、90后,朝气蓬勃。”姜守国表示。

  劳动用工是中资公司海外经营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同的劳工政策,既要有效发挥三峡集团既有的成熟经验和技术优势,又要更好促进当地劳动就业,中水电公司给出的答案是坚持做好属地化管理。老挝南立1-2水电站通过属地化管理带动当地就业,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目前,除几名中方技术骨干,电站员工均由当地技术工人组成,本地员工占比超过80%。

  为提高属地化管理能力,中水电公司还充分授权放权,明确国别(地区)公司负责所在市场工程承包方面的全面经营管理工作,在市场开发、项目管理、招标采购、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放权,增加境外项目公司的自主权。

  改革红利助推当地可持续发展

  夜幕降临,老挝首都万象街头亮起璀璨灯光,湄公河畔的夜市是这座城市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以前老挝电力紧缺,万象也经常停电。后来,南立1-2水电站建成运营,将电力输送至以万象为中心的中部电网,为该地区提供了充足的电能。”老挝南立电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治烘说。

  微信图片_20220331100948

  ▲ 老挝南立1-2水电站项目

  去年,为表彰对老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老挝政府授予中水电公司建设的南立1—2水电站国家级“劳动奖章”。老挝能源矿产部长坎马尼表示,南立1—2水电站实实在在造福了当地民众,希望水电站为提高当地民众生活水平、促进老挝电力及工业化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据王治烘介绍,为当地人民提供稳定、安全电力供应是中水电公司在老挝建设水电站工程的首要任务,也将护佑大坝下游安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他说,为缓解当地的洪涝灾害,中水电公司与政府和上游发电企业沟通合作,与老挝各级政府合作建立了“企业+政府”防洪联络机制,成立流域管理委员会,与地方政府、上下游电站等一起开展防汛对外联席会议。

  “汛前,我们会及时将防洪信息通知给下游村民,增强下游村民防洪意识和紧急状况下撤离避险的技能。”王治烘说。

  中水电公司深化改革属地化管理理念,将更多成熟先进的中国技术、标准和管理理念带到老挝,为当地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专业系统的技术培训,提升当地人员素质与技能。

  同时,中水电公司还积极推进本地化采购,通过与当地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合作,带动当地在工程材料、工程设备、小规模施工、货物运输以及咨询服务等产业发展,惠及当地电力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员工孟里从老挝大学电力专业毕业后进入老挝电站工作,如今已学有所成。他说:“中国师傅既传授理论知识,也毫无保留地把实际操作的经验和方法教给我们。水电行业是老挝的重要行业,我们学好技术,可以为老挝电力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