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 English

中华鲟研究所:40年,助力保护长江鱼类生物多样性

  本网讯(唐东军 谭春)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物种和基因宝库,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共记载有鱼类400多种,其中长江特有鱼类155种,是天然的鱼类资源宝库。

  三峡集团生态工程中心中华鲟研究所日前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自1982年成立以来,该所致力于长江及相关流域珍稀水生生物研究与保护相关工作,将人工保种、繁育放流作为长江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任务。

  截至目前,中华鲟研究所已成功驯养60余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为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奠定了技术基础;已掌握20余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长江鲟,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长薄鳅、岩原鲤、金沙鲈鲤等。

  为进一步推进长江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华鲟研究所从1984年开始增殖放流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现已连续举办100余次放流活动,累计向长江放流珍稀特有鱼类近20种、约1000万尾,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将继续加强中华鲟等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养殖和繁育技术攻关,持续扩大增殖放流种类和数量,以实际行动助力长江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22日